收起筛选
到2027年,渝中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一体化水平明显提高,支撑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显著增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实现城市能级显著提升、基础设施能级显著提升、产业能级显著提升、改革开放能级显著提升、生态环境保护能级显著提升、生活品质能级显著提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同志对重庆工作作出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要求,把渝中发展放在中国式现代化宏大场景和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中来谋划推进,聚焦“两中心两高地”战略目标,坚持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全区工作的总抓手总牵引,坚定扛起“重庆母城、都市中心”的责任担当,扎实推进建设“首善之区、服务高地、品质半岛、人文渝中”,全面提升城区经济品质、城市品质、生态品质、生活品质,加快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都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奋力打造现代服务业引领区、历史文化传承区、创新开放窗口区、美好城市示范区。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既是习近平同志、党中央赋予重庆的重大使命任务,又是加快建设现代化新重庆的重要战略机遇。2023年新春伊始,习近平同志对重庆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明确要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1月28日即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市委就召开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明确提出把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全市“一号工程”、工作总抓手总牵引,会上印发了《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十项行动(2023—2027年)(征求意见稿)》文件,提出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十项行动”和“四张清单”。2月28日,渝中区召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会,要求要坚定扛起“重庆母城、都市中心”的责任担当,以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推进党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3月10日,市政府印发了《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干出新业绩,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
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和全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精神的基础上,渝中区落实《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具体要求,衔接全市“十项行动”和“四张清单”有关内容,结合渝中区实际需要,编制形成了《渝中区全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十项行动”实施方案》。
2.鼓励区块链企业申请中国信通院、中国电标院等国家权威机构或具备CNAS、CMA资质的国家级测评机构的测评认证,对本地原创产品首次取得认证,且已投入市场运营的,经认定,最高给予不超过3万元奖励;对年度通过中央网信办备案资质评定10个及以上区块链项目的企业,且已投入市场运营的,经认定,给予最高不超过5万元奖励。
3.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严格落实国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且申报研发费用达到1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市级按研发费用存量不高于3%、增量不高于10%的比例给予补助;对申报研发费用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区级同比例给予奖补。
【文件依据】渝中府办〔2022〕40号《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渝中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扶持办法(试行)>的通知》
2022年,渝中区就出台了重庆市渝中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扶持办法,也简称为黄金10条,如:新入驻国资载体的工业软件、区块链、信创领域的企(机构),按照相关规定享受优惠租金;对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落户或设立全资子公司的,经认定,按实缴注册资金的5%给予补贴,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文件依据】渝中府办〔2022〕40号《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渝中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扶持办法(试行)>的通知》
一、“全面除险清患,共建平安渝中”消防安全专项工作方案出台的意义?
消防安全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内容,渝中是重庆母城,全区高层建筑、老旧小区、商市场量多密集,地下空间纵横交错、火灾隐患量大而面广,区政府《“全面除险清患,共建平安渝中”消防安全专项工作方案》从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工作内容等方面,对加强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进行了通盘考虑、系统部署,对全面、深入推进消防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如何推进“全面除险清患,共建平安渝中”消防安全专项整治?
加强高层建筑、商场市场、大型商业综合体、老旧小区、三类重点场所、基层治理消防安全隐患治理,同时持续推进消防宣传教育培训。
三、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除险清患”如何推进?
一是对全区高层建筑开展新一轮排查。建立“一楼一策”,制定隐患整改清单,明确整改责任、措施和时限。二是针对去年排查的高层建筑隐患问题,在今年6月30日全部整改完毕。三是加大执法力度。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高层建筑消防隐患问题和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四是实施数字赋能工程。推动建设以消防物联网、消防安全监管大数据库、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码等为重点的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数字化智能监管平台。五是落实主体责任。持续推动社会单位落实消防安全“自知、自查、自改”和公示承诺制度,督促物业服务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六是加强灭火救援准备。高层建筑管理单位要建强微型消防站,配齐配强人员装备,以楼栋为单元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全覆盖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全面提升初起火灾处置能力。
四、商场市场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重点?
以全区地上1000平米、地下500平米以上商场市场为重点,在除险清患的同时,强化主体责任落实,提升企业安全管理软实力,重点解决消防设施设备、疏散通道、初期火灾处置、主体责任落实、电气线路、消防车道等“六项问题”。
五、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如何“强基提能”
召集全区15家大型商业综合体开会,形成大型商业综合体台账,开展隐患自查和督查检查工作,形成隐患整改清单,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验收考评,未通过验收的,进行定点帮扶、回炉重塑,限期整改,确保完成达标任务。
六、老旧小区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重点?
以明确管理主体、加强消防设施管理、联合整治“生命通道”、加强电气线路整治、建设“智慧消防”、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加强消防宣传教育为重点。由各街道指导无物业服务企业、无业主委员会老旧小区建成消防安全管理组织;完成今年11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对老旧小区的消防车通道、安全出口、居民楼楼道等区域开展排查整治;严肃查处电线私搭乱接、使用不合格电气设施等现象;搭建消防安全远程监控平台;由街道牵头,对辖区内老旧小区的情况进行逐一梳理统计;普及消防安全常识。
七、“三类”重点对象火灾防控能力提升具体是哪三类?
一是重要会议涉会场所、重大安保驻地、地标性建筑、文物保护单位等重点场所;二是朝天门-解放碑商圈、大坪商圈、化龙桥商圈;三是房间数超50间的重点宾馆酒店。以火灾隐患“清零”、标准化管理、防控能力提升“三大目标”为重点,全面夯实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根基。
八、如何加强和规范消防工作站?
各街道消防工作站要配齐配强消防力量,健全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火灾隐患治理、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等工作,发挥消防工作站作为街道层级消防组织的作用,有效提升全区消防工作社会化水平。
九、消防宣传工作重点?
一是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大培训。围绕消防法律法规、业务技能、消防常识等方面,开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大培训。二是强化常态化消防宣传。建立消防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提高消防宣传教育提示的频次,丰富宣传教育手段,在全区营造浓厚的消防宣传氛围。三是开展主题宣传月活动。
针对“5.12防灾减灾月”“6.16安全生产月”“11.9消防宣传月”等主题宣传月,围绕突出火灾风险点开展针对性宣传。四是开展全民消防大学习。开展全民“云”学习,依托“全民消防安全学习云平台”,开展在线学习。各街道、部门动员新注册“全民消防学习平台”人员不少于5000人,人均学习积分超过1000分。
【文件依据】渝中府办〔2023〕10号《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面除险清患,共建平安渝中”消防安全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
一、基层消防治理实施意见出台的意义?
街道是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的最末端,加强基层消防治理是防范和化解消防安全风险,预防和遏制火灾事故的治本性手段。消防安全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区政府《重庆市渝中区进一步加强基层消防治理的实施意见》从消防力量、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消防工作机制、消防风险防治等方面,对加强基层消防治理进行了通盘考虑、系统部署,是推进我区基层治理的重要纲领性、政策性举措,对全面、深入推进基层消防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文件依据】渝中府办〔2023〕9号《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渝中区进一步加强基层消防治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二、如何加强基层消防力量建设?
1.建强街道消防工作机构。要成立由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相关内设机构负责人组成的消防安全委员会;明确街道消防工作机构的建设要求,建立健全专兼职消防工作队伍;依托应急办等内设机构或政府专职消防队,通过加挂牌子的形式,成立消防工作站。
2.做实社区消防工作组织。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消防工作小组,明确社区消防管理人员设置要求,将相关人员信息在醒目位置挂牌公示。
3.做强基层一线消防力量。根据现实需要,按标准建设微型消防站,并纳入消防救援队伍统一管理,实现联勤联动。
4.充实基层消防工作指导力量。实体化运作区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建立相应工作制度。
【文件依据】渝中府办〔2023〕9号《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渝中区进一步加强基层消防治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三、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涉及哪些方面?
从公共消防基础设施、文物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区,公园绿地防火基层设施建设、老旧建筑消防基础功能等4个方面,要求补齐辖区公共消防设施欠账,完善消防基础功能,做到“建管一体”。同时推广运用双钢路老旧小区、枣子岚垭片区等改造经验,鼓励安装技防设施。
【文件依据】渝中府办〔2023〕9号《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渝中区进一步加强基层消防治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四、基层消防工作机制建设应该怎么做?
1.完善基层消防安全属地管理机制。明确街道消防安全领导责任和工作机制,对社区居委会主要负责人及成员的消防工作职责进行细化。
2.健全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机制。将消防安全信息收集、防火巡查检查、消防宣传教育、参与初起火灾扑救等内容纳入基层网格化管理服务事项清单范畴,并完善考评机制。
3.完善消防安全监督检查机制。消防救援机构、派出所、街道按照分工依法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新投用的单位场所,按分级标准及时纳入检查范围。达到重点单位标准的纳入重点单位管理,该列入派出所列管的应及时纳入。
4.落实街道消防行政执法机制。明确街道消防执法方式,按规定落实至少2名具有执法资格的消防行政执法人员,建立健全执法人员和检查人员库。
5.落实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机制。公安派出所依法开展消防委托执法工作,配备1—2名取得执法资格的消防民警承担具体工作。
6.完善行业消防安全联动治理机制。属地街道按要求落实监管重点、行业重点督办、消防综合治理等要求,对新兴行业领域未明确行业管理部门的,按照业务相近的原则明确主管部门。
7.建立消防安全群防群治机制。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消防安全治理,鼓励群众多种形式举报火灾隐患和线索。
【文件依据】渝中府办〔2023〕9号《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渝中区进一步加强基层消防治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