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提升服务业智能化水平 我区人力资源服务业加速提档升级

来源:渝中报 发布时间:2020-07-11 07:00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重庆外企德科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办公场地。   记者 姚延洋 摄

现代服务业的迅猛发展,为人力资源服务业跑出“加速度”提供了良好机遇。近年来,我区通过大力营造行业发展良好环境,不断优化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结构,拓宽行业开放格局,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改造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业智能化水平,行业规模逐步壮大,发展态势稳步向上。

部门当好“服务员”

对于智服人力资源服务(重庆)有限公司来说,在渝中生根绝非偶然。

今年2月15日,智服人力资源服务(重庆)有限公司落户渝中,其业务覆盖全国660多个城市,为超过数百家公司的65万多员工提供快捷、高效的人力资源服务。

“选择落户渝中前,我们从各方了解到渝中各项服务能力好,办事效率高,营商环境也很好。”公司总经理罗燕妮告诉记者。

如果说在还没落户前只是“听说”,落户后,罗燕妮才真正有了深刻体会。

在公司选址时,区人力社保局和解放碑CBD管委会积极联系优质楼宇,为公司提供了选址的便捷和租金的优惠,在公司注册和办理人力资源许可证和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时,相关部门鼎力相助,为公司节约了大量时间。“在疫情期间,区人力社保局还积极主动向我们介绍针对企业经营的优惠政策、政府奖励政策和招商引资相关的政策补贴,让我们能够及时享受到各项政策,这让我们对渝中有了更多的信任感。”罗燕妮说。

“在渝中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公司已逐渐步入正轨,接下来一定会越来越好。”罗燕妮的言语间,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据区人力社保局副局长李昌隆介绍,近年来,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截至今年6月,我区区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88家,规模以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已达到22家(其中总部及重点企业16家)。

企业更具“大智慧”

在部门尽心“服务”之下,我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也变得更有个性,更具“智慧”。

近年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已逐渐从提供招聘服务、人事代理、劳务派遣等传统、单一的服务产品,向提供人力资源外包、高级人才寻访、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多层次、多样化服务产品转变。随着市场主体更加多元,业务形态日趋完善,实现服务产品数字化、个性化、多样化,推进人力资源行业智能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势在必行。

“公司服务客户1800余家,每天为40000名以上的人员提供服务,如果不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提升公司智能化水平,公司想要进一步发展,十分困难。”重庆外企德科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贺李强在人力资源服务业智能化水平提升方面感触颇深。

贺李强告诉记者,公司内部正在使用的EPR系统、重庆外企德科招聘系统以及即将使用的UKey(社保公积金网上申报电子证书)无人机等智能化设施设备,在减轻公司负担的同时,还能规避更多风险,为客户提供更安全、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务。

目前,该公司的“人力资源智能化服务”项目已经成功入选市大数据局2020年大数据产业发展项目库,项目将对人力资源服务业与现代技术手段的融合发展进行探索应用,解决当前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技术水平低下、交付手段落后等问题。

李昌隆介绍,近年来,我区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通过大数据智能化方式多渠道采集信息,建立人力资源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企业用工计划和人才求职需求;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发门户网站及手机客户端平台,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研发企业对接,积极促进大数据智能化成果在人力资源服务领域应用。目前,全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建立人力资源数据库39个,数据库现存求职信息总量达314.45万条。

接下来,我区将严格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推广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个性化服务,减少企业跑腿次数,为企业提供高效、快捷的政务服务,并不断加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推广力度,提升我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知晓度。同时,鼓励我区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加大科技运用,增强创新能力,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提档升级。支持企业“走出去”,加强成渝两地人力资源服务领域合作,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专业优势,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