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潮涌处,山水竞秀间。2024年以来,渝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抓纲带目建体系,守正创新谋思路,迭代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4311”现代化产业体系,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紧跟全市步伐,经济密度西部第1,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全市第1。
规模日益壮大 擎稳“产业龙头”地位
2024年7月,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将其总部落地渝中。该公司首创新型通信协议技术,一举解决了传统IP协议框架下的传输延时和网络安全问题。同时,其打造的“疆算入渝”项目,建设了重庆与新疆之间的超低时延算力传输通道,时延低至0.56毫秒,为重庆算力枢纽建设提供了关键支撑。
像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大牛”企业,在渝中还有不少。例如,重庆赛迪奇智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耕工业智能化,其《物联网在iSmartONE智慧铁水运输系统的应用》项目入选工信部典型案例;重庆网润集团有限公司聚焦区块链和工业软件研发,其创新成果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务领域。
2024年,渝中实现软件业务收入405.9亿元,软信企业累计达4118家,规上软信企业营收增速超30%。在全市“满天星”行动计划考核中,连续两年名列前茅,综合排名中心城区第一。
结构持续优化 奏响循新向质新乐章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渝中因地制宜重塑发展新优势、拓展产业新赛道、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核心动能愈发强。
从行业结构来看,区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提出在全区重点发展金融、商贸、文旅、科创、专业服务、大健康六大产业基础上,将GDP占比10%左右的现代物流业、占比5.5%左右的现代建筑业纳入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同时布局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迭代形成“4311”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4”即现代金融、专业服务、科创服务、现代物流4大生产性服务业;“3”即现代商贸、文旅文创、大健康3大生活性服务业;第一个“1”即现代建筑业;第二个“1”即算力经济、工业互联网、低空经济、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兴产业集群。
从产业布局来看,现代服务业区域发展更加协调,集聚发展、协同发展态势愈加明显。
聚焦“一核三带六园区”,围绕品质形态、功能业态、人文空间、服务配套和城市体验互嵌融合,注重差异定位、功能互补、特色发展,推进东中西片区联动提升,形成协同有力、特色突出、集聚赋能的联动发展新格局。
以解放碑-朝天门片区为“核”,聚焦现代金融、专业服务,打造一批金融、专业服务、总部贸易特色产业楼宇。
以“两江滨江休闲产业带”“下半城历史人文风貌带”“大鹅岭山脊自然生态带”和“大田湾文体产业园”区域传统风貌区和载体为重点,聚焦电商服务、创意设计、现代物流,打造一批文商旅融合、数字文化、交通物流等特色产业楼宇。
以化龙桥国际商务区为重点,聚焦新兴金融、专业服务,打造一批法律服务、咨询与调查、新兴金融等特色产业楼宇;以重庆数字经济产业园为重点,聚焦科创服务,打造一批软信产业、总部经济等特色产业楼宇;以上清寺—两路口—大溪沟创意文体产业园为重点,聚焦创意设计、软件信息、数字内容,打造一批设计咨询、互联网产业、数字经济等特色产业楼宇;以大坪商圈为重点,发展以商业商务、特色餐饮、电子商务为主导产业的楼宇经济产业园,打造一批商务办公、潮流消费、电子商务等特色产业楼宇;以环重医大健康产业园为重点,聚焦“产科金”综合服务,打造一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展示销售、健康服务等特色产业楼宇;以菜园坝滨江新城为重点,推动重庆站改造,规划建设以现代物流、总部办公为主导产业的载体,打造一批物流总部、现代楼宇工业、总部贸易等特色产业楼宇。
增强创新动能 激活经济增长“新引擎”
2024年4月,渝中正式启动支付便利化示范区建设,不断提升外籍人士入境支付便利化水平;5月,重庆国际友城美食街开街,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7月,“内河甲醇船舶推广示范应用试点项目”成功申报绿色低碳交通强国建设第一批试点,推动现代物流业提质增效;12月,渝中区数字金融纠纷投诉中心、商事调解中心、网络仲裁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过去一年,渝中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深耕精耕渝中抓发展、跳出渝中抓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现代建筑业、新兴产业奏响的奋进“协奏曲”激慨昂扬。
2025年,这“协奏曲”会更加高亢。渝中将牢牢把握消费大提振、投资大拉动、改革大赋能、产业大迭代、市场经营主体发展大促进、楼市股市大稳固的机遇,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现代建筑业融合创新转型发展、新兴未来产业更加彰显特色聚能成势。
渝中提出,开展企业矩阵培育行动,实施“一对一”专员服务,强化龙头骨干企业引领作用,健全完善中小微企业孵化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建立生产性服务业“准四上库”“种子库”“储备库”三张清单,开展按图招商精准招商。
围绕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等深度融合,大力支持区内企业为大型制造业企业等提供研发设计、解决方案、维护管理、仓储物流、技术培训、融资租赁等增值服务,促进制造企业由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
新时代新征程,渝中已定下经济工作“计划书”、绘下高质量发展“愿景图”——到2027年,现代服务业发展质效显著提升,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5%以上,楼均、地均、人均产出保持中西部前列,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