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制定《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方案(2024—2027年)》,方案围绕九大专项行动提出41方面重点任务。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级部门、各区县聚焦九大专项行动,持续提升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创新环境、要素保障环境,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集中展示我市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营造我市优化营商环境浓厚氛围,特开设“百花齐放优环境 百舸争流向优行”专栏,持续推出市级部门和各区县落实九大专项行动改革举措系列报道。
本期刊载渝中区案例。
一、以系统推进为遵循,全面提升营商环境整体水平
坚持“一把手”高位推动,构建全方位推进机制。健全完善“1+5+22”工作体系,形成营商办牵头抓总、各责任单位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常态化调度,亲自统筹研究、部署推进、督办落实,各分管区领导牵头分管领域改革和协调调度,组建工作专班举全区之力推动工作落地见效。
坚持优化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制定《渝中区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方案(2024—2027年)》、《渝中区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等专项提升方案。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7条”、“渝中人才”黄金12条、“软信10条”等支持企业发展的惠企政策。
坚持抓好营商环境宣传,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社会氛围。召开渝中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开展年度“营商环境十佳案例”“优化营商环境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在市级及以上主流媒体广泛宣传典型案例,在各种重大活动中热力播出渝中营商环境宣传视频。
二、以重点问题为牵引,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解决发展空间问题,深化“楼均论英雄”改革。坚持“一栋楼宇就是一个园区”,实施楼宇经济发展三年行动,创新政务服务进楼宇新模式,持续推动全区40栋亿元级、161栋千万级税收楼宇发展质效稳步提升,连续两年获评中国楼宇(总部)经济标杆城区30强,楼均GDP、税收年产出居西部第1。
解决发展信心问题,发布投资机会清单。梳理形成渝中区政府供给机会清单和项目投资机会清单,定期面向社会集中公布,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2024年上半年已发布两批政府供给和项目投资机会清单,共计项目97个,计划总投资约700亿元。
解决保障能力问题,强化人才和金融支撑。升级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分层分类提供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25项服务。搭建金融信息桥,强化金融要素资源供给。打造金融服务港湾19家,设立全市首家文旅支行,推出“文旅贷”“助企贷”等政银合作产品。2024年上半年全区普惠小微贷款余额471.2亿元,排名全市前列。
三、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持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塑造亲清有为政商关系。搭建“区领导+部门负责人+科室负责人”重点(总部)企业服务三级对接联系服务机制,2024年上半年,全区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联系、座谈交流等形式联系走访企业1782次,收集企业反映问题135件,问题办结率96.2%。
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提升用户意识与服务体验。组建“懂产业、懂市场、懂企业、懂企业家”专员队伍,“稳、育、招、升”多维度助推经营主体发展,持续构建522家总部重点企业“头雁领飞”、1342家规上企业“强雁高飞”、12万户经营主体“群雁齐飞”的发展矩阵。
深化全链条政务改革,实现服务优质与监管高效。坚持无事不扰、集成速办和数实融合,实现企业开办最快1小时办结。推进“一窗综办”改革,20余个部门33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推进“一件事一次办”,80个套餐上线“渝快办”。实现140项事项“跨省通办”,311项事项“川渝通办”。“渝快办”平台按时办结率达100%。
四、以创新赋能为抓手,树立“宜商渝中”特色品牌
促集成拓场景,构建企业提能新平台。设立西部首个涉外商会经贸交流平台——成渝涉外商会联盟,集聚墨西哥商会等17家涉外商协会,开展经贸交流、招商引资活动,成功举办首届西部陆海新通道“精品展”。落地全市首个中央商务区移民事务服务站、渣打银行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金融服务中心。
解纠纷优服务,构建多元解纷新模式。落地西部陆海新通道法律研究中心、成渝金融司法协同中心、成渝商事调解中心、重庆中央法务区综合服务平台。设立重庆首家涉侨纠纷法律服务中心,成立全市首个诉调对接·速裁中心。建成全市首个知识产权综合保护联系点、知识产权保护法官工作室;打造全市首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站、首批商标品牌指导站。
强合作密沟通,推进“宜商锦渝”共建。携手成都锦江区签署《优化营商环境合作框架协议》,通过加强市场监管、司法办案、商圈联盟、人才引育等方面合作,实现两地更加便捷的政务服务、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和更加协同的法治保障,促进市场要素自由流动、消费环境友好便利和区域高质量发展。
紧扣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新部署新要求,渝中区将全面深化改革,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全力巩固拓展既有优势、开拓塑造新优势,加快打造“六个新高地”,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有机结合,厚培发展“沃土”、做强要素“磁场”、打造兴业“宝地”,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中走在前争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