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委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
为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以师德师风建设的新成效凝聚起推动教育发展的强大力量,提升均衡优质教育水平,结合渝中实际,就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少年儿童、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师德师风建设直接关系到教师队伍的形象和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是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促进渝中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保障。
渝中是教育大区,长期以来,我区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为提高育人质量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师德师风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均衡优质教育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少数教师受市场经济和一些社会负面的影响,等价交换意识滋生,育人意识淡漠,奉献精神缺乏,事业心、进取心减弱,导致师德严重滑坡,从教行为有违公德,有的甚至还触犯法律。
各部门、各单位要深刻认识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当前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抓紧抓实,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美丽半岛、幸福渝中”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巩固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为契机,以打造“西部教育名区、全国教育强区”为目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以及《重庆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十不准”》等为依据,以“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以解决当前教师队伍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强化师德教育,弘扬高尚师德,践行师德规范,提高师德水平,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基本要求
1.理想崇高,信念坚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把个人理想与实现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
2.厚德载物,情操高尚。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遵守和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工作秩序,服从工作安排,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3.立德树人,施行仁爱。坚持立德树人、以生为本,尊重、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4.为人师表,学识渊博。注重言传身教,以高尚的品德和扎实的学识去教育、影响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认真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人格修养和学术魅力,做学生爱戴、家长喜欢的学问之师、品行之师。
(三)主要任务
1.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教师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和带领学生;把依法执教、廉洁从教与弘扬社会公德、恪守教师职业道德结合起来,多种形式地开展师德教育、学术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筑牢教师的道德底线、纪律底线和法律底线。
2.提升职业道德水平。教师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大力提倡求真务实、锐意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努力发扬刻苦钻研、严谨笃学的学术风气和团结合作、协力攻关、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坚持育人以德为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公平对待学生,言传身教、因材施教、诲人不倦,构建良好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
3.着力解决突出问题。集中力量整治违规收费、违规补课;骚扰、侵害、讥讽、歧视、侮辱学生及家长,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及其他商品,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物;从教行为不廉洁、衣着言行不文明、作风不正派、弄虚作假等败坏教师声誉的不正之风和违纪违法行为,形成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三、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增强师德师风教育实效
将师德师风教育纳入全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作为新教师培训、在职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坚持开展师德师风公开承诺,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教育,切实增强教师的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重点解决好侵害家长、学生利益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师德修养的自觉性,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职业道德要求落实到教师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去。每年开展一次系列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采取师德讲坛、师德征文、实践反思、案例评析、情景教学等形式,把教书育人楷模、一线优秀教师等请进课堂,用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诠释师德内涵,切实增强师德师风教育的实效。
(二)严格师德师风考核评价
将师德师风考核作为教师考核的核心内容,摆在首要位置。立足充分尊重教师主体地位,符合教师职业性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结合《重庆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标准》的要求,修改完善考核评价方案,每年开展一次教师自评互评、家长和学生参与测评、考核工作小组综合评定的专项考核。坚持采取师德师风专项测评和社会评议等方式切实加强行风评议。考核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考核结果公示后存入师德考核档案。师德师风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应评定为不合格,在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和评优奖励等环节实行一票否决。
(三)完善师德师风激励机制
将师德师风表彰奖励纳入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奖励范围,坚持每年评选一次师德师风先进个人、先进集体,每三年评选一次十佳师德标兵,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表彰奖励制度。把师德师风表现作为评选名师、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教书育人楷模、模范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等表彰奖励的必要条件。在同等条件下,师德师风表现突出的,优先评选晋升教师职务(职称)、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促进形成重德养德的良好风气。
(四)加大违规行为惩处力度
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重庆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十不准”》的规定,对违反师德师风、侵害学生的行为做到“零容忍”。区教委将在每学期组织开展对各中小学、幼儿园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明察暗访活动,确定每学期的第二个月为学校师德师风自查时间和区教委师德师风全面检查时间。对危害严重、影响恶劣者,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对道德败坏、贪赃枉法、涉及违法犯罪的要依法惩处。对教师严重违反师德师风行为监管不力、拒不处分、拖延处分或推诿隐瞒的,要启动问责制,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五)强化师德师风监督评估
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行风年度评议制度,师德师风问题报告制度,师德师风状况定期调查分析制度和舆情快速反应制度,及时研究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政策和措施。构建教职工相互监督、学生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四位一体”的师德师风监督体系。建立行之有效的多种形式的师德师风投诉、举报平台,及时获取掌握信息动态,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倾向和问题,将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教育督导评估体系,并作为对学校和班子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校长目标责任管理。坚持每年开展一次师德师风专项督导评估。
四、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责任制度。建立以分管区领导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全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区委、区政府定期研究、及时解决师德师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区人大要加强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监督,区政协要充分发挥民主监督职能,确保各项政策、制度落实到位。区委宣传部、区纪委监察局、区人社局等部门,要坚持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治理行动,把支持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重要职责,主动服务教育发展。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负责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实施、督促、指导和监管,教育工委、教委主要负责人是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各校园要结合实际,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工作首位,贯穿于管理工作全过程,明确学校党政主要领导是中小学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第一责任人。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加强和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强大合力。要认真落实师德师风建设目标责任制,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培育爱岗敬业精神、强化教书育人职责、树立为人师表意识,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每年有计划的安排好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容,突出专项整治的重点和范围,加大违规行为惩处力度,确保取得实效。
(二)创新推进师德师风工作
积极推进师德师风建设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要组织力量加强对师德师风建设的课题研究,撰写专题案例报告,发布年度综合评价报告。各部门、各街道、各校园要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师德师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利用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平台,积极创新师德师风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和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使师德师风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教师,把师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教师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并自觉按照师德规范要求履行教师职责。
(三)营造崇尚良好师德师风的浓厚氛围
将师德师风宣传教育作为全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之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浓厚氛围。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发挥典型引领带动作用。通过组织开展“师德师风讲坛”等形式多样、务实有效的活动,充分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弘扬高尚师德,增强正能量。将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融入日常思想工作中加强教育引导。充分利用教师节等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的契机,大力开展师德师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和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教育转型升级,营造良好教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