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双创”被列为我区“十四五”期间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双创”工作指标硬、标准高、要求严,要项项达标、校校达标。教育系统会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按照“1234”的工作思路,以“钉钉子”的精神推动“双创”工作。
一、紧扣一个目标。紧扣“打造全国一流教育强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以建成公平、优质、创新、开放的“人文渝中,尚品教育”文化教育体系为指引,以均衡配置资源为重点,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办好每一所幼儿园和学校,努力让每一名幼儿、每一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二、锚定两个任务。一是在充分考虑老百姓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前提下,实现幼儿园数量足够、布局合理、办园规范、育有质量,从“幼有所育”走向“幼有优育”,完成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任务;二是着眼高质量发展,加快抬高底部、加快补齐短板、加快完善规则,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更高层次上实现教育公平,完成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任务。
三、落实三个举措。一是软硬并举,提升渝中教育“品质”。重硬件,更重软件,在通过整合资源、加大投入、聚力推进等措施使每一所校园硬件达到全国统一创建标准的同时,更加关注普及程度、管理水平、教育质量、学校文化发展水平等软实力提升,两手抓两手硬,全面提升我区校园的办学品质和办学效能;二是协调发展,提升渝中教育“四力”。要用心做好跟相关部门、街道的对接,做好协调服务工作。既要“锦上添花”,围绕“强内涵、提品质”做大做强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影响力、辐射力,也要“雪中送炭”,围绕“强基础、显特色”做特做优普通校园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服务力、发展力,推动渝中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三是以创促建,提升渝中教育“形象”。要弄清楚短板在哪里,抓紧时间补齐短板,整改提升,对照评估办法、问题清单及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算清时间账、任务账,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明确整改项、责任人,逐项查缺补漏,逐一对标提升。通过创建工作,真正推动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提档升级,着力构建普及普惠、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切实抓好教育民生,持续不断地成就老百姓心中的“好教育”。
四、取得四个成效。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督导评估认定,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必须从四个方面抓出实效。一是增加优质教育总量上取得成效。落实“校校有发展、校校有变化、校校得实惠”的发展宗旨,进一步改善普通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区域内校园整体发展水平,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二是缩小校际之间差距上取得成效。大力推动办学条件“一校一策”建设项目落地,提高普通学校办学水平,确保区域内教师学历、骨干教师、艺体专任教师、教学及辅助用房、体育运动场馆、教学仪器设备、网络多媒体教室等资源配置指标差异系数控制在小学0.5,初中0.45以内,不断缩小校际间差距。三是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上取得成效。注重提炼创建工作中的特色亮点和典型经验,力争在体制上有新突破、政策上有新举措、改革上有新成效、发展上有新成果,特别是解决制约教育均衡发展突出问题上有新进展,确保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有突破、有亮点、有特色。四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上取得成效。通过规划布局的编制与实施、体制机制的建立与运转、教育经费的筹措与拨付、师资队伍的配备与培养、办学条件的改善和重点工程建设等重点项目的推进,从源头上保障教育质量的提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双创”工作的号角已经吹响、任务已经明确,我们一定会集中精力,抢抓时间,攻坚克难,力争按照督导评估要求对标对表做到每所幼儿园、每所学校的每项指标都达标,力争顺利通市教委验收、教育部认定,向渝中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