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课后服务  办好民生实事——渝中区以便民惠民为导向大力推进中小学生课后服务

来源:区教委 发布时间:2021-03-29 15:04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为不断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自2020年9月起,全区义务教育学校统一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

一是建章立制,部门协作。区政府成立渝中区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将课后服务工作作为重要民生实事来抓。区教委、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人力社保局等四部门联合出台《重庆市渝中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实施意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学校管理、多方参与”的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机制,确保相关工作规范有序、安全稳定。
二是遵循原则,精心实施。坚持公益性、自愿性、发展性、安全性原则,以中小学校为课后服务的主渠道,按照“基础+特色”的思路,有机统整学科,挖掘课程资源,开展阅读、科普、劳动等主题活动50余项,涵盖体育、艺术、计算机编程等活动内容80余类,构建起以答疑辅导、课外拓展、特长教育等版块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体系,学生参与率达96%,惠及中小学生近4万人。课后服务收费采取财政补贴一点、服务性收费一点和学校奉献一点结合的方式收取,对按规定享受学生资助政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免课后延时服务费用。

三是加强督导,确保实效。区教委成立课后服务调研工作组,定期深入基层学校实地调研指导,收集及回复师生及家长意见建议200余条。学校与家长签订《课后服务承诺书》4万余份,邀请2000余名家长代表走进课后服务课堂,定期向家长公开收支情况,让课后服务公开化、透明化、公益化。区教委积极探索课后服务工作评估标准,将课后服务工作纳入考评体系和督导内容,加强课后服务督导检查,切实落实责任,确保此项工作规范有序顺利推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