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教育系统组织参加全国人工智能
校长局长专题培训
4月17日—19日,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人工智能校长局长专题培训在国家行政学院举行,渝中区在教师进修学院设分课堂,教委班子成员、相关科室、责任督学和中小学书记、校长80人参加培训,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肖方明全程参加培训,并作总结讲话。
教育部高度重视本次培训,怀进鹏部长亲自出席开班式并作重要讲话,杜江峰副部长、教师工作司、基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亲自授课。3天培训时间,7场讲座、9个案例分享、8个微场景展示等,紧扣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教育何为”的国家战略,围绕“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的核心主题,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系统构建了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助推教育扩优提质的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全国各级教育部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培训,共计22万名校长局长参加。
肖方明在总结讲话中强调,渝中区教育系统要以此次培训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渝中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赋能渝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全面认识,把握新形势新目标。要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强国规划纲要》和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按照《渝中区数字教育建设行动方案(2024—2030年)》相关部署,开展数字教育赋能牵引行动,各校园要切实做好数字化发展的顶层设计,切实加强数字化改革的统筹谋划。二是要全程赋能,探索新场景新应用。要加快推进“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区”和“重庆市智慧教育应用示范区”建设,不断优化“1个平台+N个共性应用+X个共性应用”的数字教育生态,通过“试点带动、项目驱动”等途径,深入探索智慧教学、智慧教研、智慧作业、智慧评价等新场景和新应用,把“珍珠”串成“项链”,串珠成链、积厚成势。三是要全员协同,塑造新动能新优势。教育数字化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程,教育系统要强化工作协同,健全完善“业务+技术”的推进机制,加强专家指导团队的建设,努力实现用人工智能助学、助教、助管,引导师生会用、善用、好用。要加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注重典型经验成效的提炼总结和宣传推广,培育打造更多具有渝中辨识度和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