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区委区政府领导和市民政局的指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结合民政实际,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1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抓好法治学习宣传教育
1.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局党委会、中心组学习会、支部学习会重要议题,及时学习贯彻法治工作重要会议、法规、文件、制度,采取局党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会、支部学习会等形式,开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学法活动10余次,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深入学习民政业务法律法规。通过民政系统视频会议、干部职工大会、科务会等形式,重点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城市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办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特殊群体权益保护和《彩票管理条例》等公益慈善事业以及《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地名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民政系统干部职工依法履职能力。
3.抓好民政普法宣传。举办“民政政策宣传月”活动,设置集中宣传点,发放《民政政策解读》宣传手册,现场解答群众疑问,各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开展宣传活动30余场次,发放资料3万余份,广泛宣传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等惠民政策。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印发《“法润千里 治汇广大”法治宣传进社区活动的通知》,明确活动内容、宣传重点、活动形式、宣传对象等内容,开展法治宣传70余场次,提高社会公众对民政领域相关法律法规的知晓度。
(二)依法履行部门职能职责
1.依法推进政务服务优化提升。一是深入推进社会救助体制改革,将低保、特困审核确认权下放至街道,优化申请审核确认流程,缩短办理时限。二是推进社会组织领域“放管服”,审批事项办理时长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比法定时限压缩了93%;平均到现场次数优化到0.43次、即办件占比70%以上,全程网办事项占比93%。行政许可即办件事项占比达70%,大厅受理办件130余件、服务1000余人次。完成行业协会商会脱钩“回头看”、乱收费专项清理整治等工作,开展“我为企业减负担”专项行动,通过调整会费档次、降低会费标准、主动减免会费等方式减轻企业负担182余万元。三是积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将社会组织负责人信用排查纳入年检内容,排查402家社会组织及其负责人信用情况,及时更新社会组织信用信息。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优化营商环境。
2.依法抓好基本民生保障。高规格成立“重庆市渝中区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副书记任组长、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城市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十条措施”和人生关怀系统工程,发放各类救助帮扶资金1.7亿余元。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推进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保护体系建设,启动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站建设,建立困境儿童家访制度,开展系列关爱慰问活动,实施困境儿童关爱服务项目,发放散居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贴54万余元,妥善安置48名成年孤儿,救助保护2名监护缺失儿童、4名弃婴、2名流浪乞讨未成年人、4名司法儿童,“福彩圆梦”项目资助3名孤儿。
3.依法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在全市率先圆满完成第十一届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全区选民参选率83.96%、一次性成功率100%、直选率100%、平均得票率96%,实现“零重选、零上访、零疫情、零舆情”目标。抓实社区治理,完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推进“渝中怡家”建设14个。大力发展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成立社会工作协调小组,深化社会工作三级服务体系建设,设立“李长洪社会工作创新工作室”,打造规范化社区社会工作室46个,实施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和为老志愿服务项目23个、255万元。开展第五届“巴渝社会工作宣传周”活动,组织各类宣传活动67场,设置展板25块,发放宣传资料11000余份。
4.依法提升基本社会服务水平。一是抓好区划地名服务,完成11条不规范地名清理整治,积极推进重庆市地名文化展示馆建设,开展红色地名文化宣传月活动,制作8件红色地名文化作品,张贴红色地名海报200余张,组织宣讲10场。二是抓好婚姻登记服务,做好《民法典》实施后婚姻登记工作,依法办理婚姻登记5862对,其中跨省、跨区婚姻登记245对。三是抓好惠民殡葬服务,引导清明期间安全文明祭扫,推进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免除困难群众基本治丧费30.8万元,补贴困难群众节地生态安葬费3万元。四是抓实养老服务,构建“机构建中心带站点进社区进家庭”的服务链条,制定基本养老服务政策和基本养老服务两张清单,创新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包、家庭养老床位两项试点,整合资源、丰富供给,建设社区食堂17个,联合山城老年大学设置教学点25个,开展居家智能化适老化改造219户,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社会化运营率100%,开展老年人使用智能技术志愿培训30余场次,发放各类老年人补贴2100万余元。
(三)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1.严格依法决策。严格贯彻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听取公众意见、风险评估、专家咨询论证、结果公示等制度,实行重大行政决策公开制度,制定重大行政决策目录清单,及时向社会公开重大行政决策。针对重大项目建设、干部考核、任免奖惩等重要事宜,严格执行民主决策程序。严格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在重大行政决策、行政执法、行政合同等事项中,充分听取法律顾问意见,开展合法性审查。
2.严格行政执法。严格落实“三项制度”,完善区民政局政执法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对调离、退休等实际未执法人员进行清理。抓好民政执法检查,制定安全生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并开展执法检查40余家次,严格社会组织执法工作,深入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等八项专项行动,取缔1家,劝阻、整改9家。
3.严格行政权力清理。定期清理权责清单,梳理并公开行政权力130项、公共服务事项7项。抓实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规范性文件 “起草、备案、清理、监督”四个重点环节,认真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目前部门继续有效规范性文件6件。
(四)强化依法行政监督
1.抓好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严格落实政务信息公开有关规定,推进政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2021年依法主动公开政府信息424条,其中行政规范性文件1件、部门动态信息70条、公示公告43条、财政预决算情况4条、社会救助领域信息87条、养老服务领域信息67条、其他信息153条,废止行政规范性文件5件。
2.主动接受各类监督。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监察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认真接受区人大开展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贯彻落实情况执法检查并抓好整改落实,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2021年共办理人大建议20件、政协提案15件,办结率、答复率、满意率均为100%。
二、2021年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2021年我局第一责任人严格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和市民政局关于法治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将法治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努力带头学法,带头学习宪法、民法典及行业相关最新法规,把学法活动列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落实好各项学法、用法、普法工作;坚持依法决策,注重依法决策的制度建设,确保决策全过程在法治化轨道上进行;严格行政执法,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处置与疏导相结合的原则,加强行政执法主体和执法人员资格管理;自觉带头尊法守法,牢固树立了底线意识,不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积极推动普法,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做好民政普法工作。
三、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执法力量不足,法律人才紧缺,执法人员法律专业化水平不高,执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法治理念还需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依法行政的素养及学法用法的积极性主动性仍需进一步提高。三是普法宣传力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普法形式还需进一步创新,普法内容还需进一步丰富。
四、2022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工作
一是进一步推动民政普法宣传,围绕民政中心工作,创新方式方法,结合清明节、重阳节、中华慈善日、国家宪法宣传日、宪法宣传周、民政政策宣传月等节点,通过送法进社区、召开座谈会、宣讲会等形式广泛开展民政普法宣传活动。二是提升干部职工法治素养,积极开展执法人员教育培训工作,通过举办法治培训班,组织执法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升执法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三是继续强化依法行政,严格落实执法“三项制度”,不断完善执法程序、创新执法方式、加强执法监督,实现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执法全过程留痕、执法决定合法有效,全面提高执法效能。
重庆市渝中区民政局
2022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