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渝中区人力社保局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政府工作报告人才工作部署,对照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行动计划有关目标任务,切实增强人才工作后劲,强化人才服务支撑,抓好重点人才工作落实,四方发力,为人才的发展创造更好条件、营造更优环境,助推全区人才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引智引才多措并举,引才渠道进一步拓宽。落实市局人才流动综合指数统计工作,建立由区委组织部、区人力社保局牵头,各产业部门、管委会、街道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积极发动在区机关、企事业填报人才流动情况。根据重庆英才网系统填报数据,1-11月累计市外人才流入数3662人,其中紧缺优秀人才518人。常态化、多形式开展“才聚渝中”、成渝双城人才洽谈等引才活动,举办等线上线下专题招聘会13场次,组织160余家重点企业参与。累计提供和输送各类就业岗位5万余个,达成求职意向近2万人。成功举办2021重庆·渝中人力资源峰会并连续两年纳入重庆英才大会专场活动,期间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291人。协助重庆港力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功招收1名博士后科研人员进站,助力辖区企业提升科研能力。组织开展各类事业单位公开招聘7场次,累计招聘27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88名、博士研究生2名。
二是人才培育全力推进,育才方式进一步创新。推荐设立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重庆市人民小学杨浪浪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1个、重庆市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1个。组织开展事业单位新招聘人员岗位培训2期、培训学员191人次。积极融入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依托渝中区山城老年大学市级专家服务基地组织川渝两地“新时代老年大学管理人员领导力建设高级研修班”,近100名老年教育工作者参加研修。畅通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审核推荐博士后研究人员、留学回国人员等参加特殊人才副高级以上职称评审8人次。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1529人,举办2021重庆渝中咖啡职业技能竞赛暨格米莱杯咖啡拉花艺术大赛、第二届有害生物防制职业技能大赛,联合巫溪县人力社保局举办“巩固脱贫成果 助力乡村振兴”美容美发竞赛,健全高技能人才竞赛选拔机制。组织渝中代表队参加第七届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2个、三等奖7个、优胜奖4个。积极推荐各类高技能人才参与推荐市级评选活动,推荐入选“最美巴渝工匠”4人、“巴渝特级技师” 4人、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
三是人才服务精益求精,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经市区两级审核,2021年新认定“鸿雁计划”高层次人才23人,发放人才奖励资金及企业引才补助422.3万元。全区累计申报“鸿雁计划”高层次人才120人,发放引才补助及奖励资金968.2万元。配合推进重庆英才“渝快办”全市联网联动服务,辖区人才服务实现“一网通办”。完善人才服务办理流程,参与《渝中区高层次人才服务证实施细则》修订,发挥区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作用,全年累计受理提供人才服务567人次。对1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开展新春慰问,会同区委组织部开展高级专家“三位一体”活动,充分发挥高级专家智囊团作用。组织开展新入选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会专家健康体检工作1次。
四是人才激励有序推进,晋升制度进一步完善。健全事业单位激励机制,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开展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改革。根据11月1日市人力社保局召开的重庆市县以下事业单位建立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政策解读培训电视电话会明确的实施范围和工作要求,在全区各街道办事处所属事业单位范围内及时启动。已完成全区涉改人员基础数据摸底、资金测算工作,制定岗位及职员等级结构比例设置方案并上报市人力社保局审核。
下一步,渝中区人力社保局将持续深入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行动计划,把人才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深度对接、广泛宣传,助力做优人才生态,打造出创新创业的强引擎,构筑起英才向往的新高地,为加快建设人才强市,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渝中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一是精准发力引进人才。落实引才政策,打造“才聚渝中”引才品牌。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锦江区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大力促进区域内人才就业互补。继续联系市、区各平台,积极为各博士后工作站提供招收信息发布途径,督促、配合、支持工作站开展招收工作,并及时跟进已建立招收意向人员的签约进站事项,为工作站完善管理制度提供政策指导。二是抓紧抓实人才培养。做好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培育工作,积极开展新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培训,及时发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培训,积极宣传各类高级研修班参研信息,用好用活专家服务基地、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专家服务团等各类人才平台。做好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计划协调联合区级相关部门,筹划举办3场具有渝中区特色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扩大社会影响面,为高技能人才的选拔创造条件。三是提质增效人才服务。配合修订《渝中区高层次人才服务实施细则(试行)》,构建分层分级的人才服务体系,拓展优化服务功能,联合各部门开展人才服务证颁发、慰问、讲座、沙龙等多种形式的人才服务活动。全面落实英才服务事项,根据《重庆英才服务管理办法(试行)》(渝人社发〔2020〕53号)要求,执行全市统一的服务规范、办事指南推进“10+7”项(25小项)人才服务项目落地。做好“重庆英才”“渝中英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技能大师和技能代表人物选拔推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