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民情 借民力 解民忧 渝中司法局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提质增效

来源:渝中区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1-05-19 11:39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渝中区司法局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队伍教育整顿始终,以群众需要作为出发点、以群众满意作为落脚点,坚持察民情、借民力、解民忧,竭力把学史力行践初心·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办成全区司法行政队伍教育整顿的一面旗帜,以办实事的出色成绩和人民群众的有口皆碑检验教育整顿的成效。

察民情、访民意,浇筑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坚实基础在学习教育环节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三问(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调研活动。坚持问需于民,编印《渝中区司法行政队伍教育整顿调查问卷》及问卷分析表,公证、法律援助等窗口科室每周向服务对象发放500余份调查问卷,11个街道司法所每周通过入户走访向辖区居民发放1000余份调查问卷,80名社区法律顾问每周通过社区法律顾问意见收集日收集社区居民意见建议,有效提升居民群众的知晓率、关注度、参与度。坚持问计于民,坚持边查边改,照单全收、主动认领中央督导组指出的思想认识不到位、队伍满意度不高等5类问题,汇总第一、二阶段市区两级座谈会、上门走访等方式收集两代表一委员、服务对象、群众代表收集到的形成8大类23小类问题清单,开展专题研究,抓准难点”“痛点,制定详细整改方案,项目化、清单化解决群众所想所盼。坚持问效于民,公开律师行业违法违规投诉举报电话邮箱,收到3个律师、鉴定类投诉正在积极办理之中。通过渝中普法微信公众号线上公开发布全区司法行政系统顽瘴痼疾整治内容、完成时限和整治目标,公开作出承诺并定期更新进展,以群众监督、群众评判来指导、推动教育整顿工作。

借民力、齐发动,凝聚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强大合力向辖区124家律师事务所、113个调解委员会发起学史力行践初心·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倡议,广泛组织动员辖区律师、人民调解员开展便民惠民的公益法律服务行动,推动形成局党委领导带头、司法行政干警参与,带动法律服务工作者和社会群众力量踊跃参与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局面。组织北京中伦文德(重庆)律师事务所律师参加关爱城口县特殊教育学校儿童活动,通过义卖、捐款赠物等方式传递爱心。发动30名律师积极加入重庆青联公益法律服务团,免费为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提供合同纠纷、劳动争议、交通事故及人身损害、婚姻家庭纠纷等领域专业法律咨询服务60余次。推荐区工会调解委员会及2名调解员入驻中国法网驻场服务,策划全区人民调解员持续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进社区,面对面指导群众使用线上公共法律服务产品75人次,咨询、办事88人次,司法行政案例库学习、推广180人次。

解民忧、出实招,写下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注脚持续深化助企、惠民、促和、关爱、暖心五项行动,坚持问题导向,抓准难点”“痛点集中推出了一批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便民利民举措,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所想所盼、所急所需。针对群众简化证明材料、精简办事环节新需求,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推出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56项,重新修订56条办事指南,新增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书范本,让行政许可事项更加规范、易懂、好用。针对群众一窗受理、一站服务、一次办结新需求,继续推进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力争年底前律师律所、司法鉴定方面的政务服务依申请类事项实际办理时间比法定时限平均减少85%以上、平均跑动次数不超过0.25次、即办件事项比例达到50%以上。针对群众人民群众对公证服务快捷、灵活的新需求,持续推出便民联系卡、预约办证、周末办证、上门办证等多项便民措施,探索实施微信办证、公证云等线上办证服务,让群众能全方位多渠道享受近距离公证服务,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