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信访办公室关于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来源:渝中区信访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3-31 15:09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2021年,区信访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会议和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工作会议要求,统筹做好信访稳定和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以深化信访法治化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对照《2021年渝中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现将我办开展法治政府建设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法治政府建设有关工作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法治建设责任。区信访办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建立健全了以党组书记为组长、党组成员为副组长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了对法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办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落实“述法”要求,将法治建设作为化解信访矛盾纠纷、维护良好信访秩序的根本保证,将深化信访法治化作为法治建设的重要抓手,纳入全年工作要求,定期召开党组会议、办公会议研究部署有关工作,并积极督促其他班子成员在其分管工作范围内落实一岗双责,督促各科室负责人履职尽责,层层细化落实责任。

(二)强化理论武装,提升法治建设能力一是加强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全面增强依法决策能力始终坚持领导班子学法制度,不断完善中心组学法制度,年初拟定学习计划,每月组织一次领导干部集中学法活动,深入学习新修订《中国共产党章程》《民法典》和新修订《重庆市信访条例》等最新法律法规。并通过集中学习、自学、专题讲座、讨论交流、参观学习、专题调研、撰写心得体会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法治理论水平。二是深入开展干部职工法治教育,全面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将干部学法、用法及考试考核情况纳入干部年度考核,建立完善了干部学法用法考试、考核制度,将其作为奖惩任免干部的重要条件。2021年全年,我办干部共参加法治学习时间超过150学时/人,参加各类与业务相关的法律知识培训100余人次,按要求完成各类法治理论考试,培养了干部职工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观念。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信访业务专题培训、信访大讲堂等各类培训重要内容,提升信访干部法治建设能力。三是积极开展法治信访宣传,全面推动群众依法信访2021年,区信访办在全区组织开展了法治信访宣传活动,印发了《信访知识口袋书》,制作了《网上信访ABC》《逐级走访早知道》微视频,有效增强了群众依法信访意识。牵头组织开展“违法上访、非法维权”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印发法治信访宣传手册,加大违法信访行为打击处置力度,进一步规范群众信访行为。

(三)强化工作落实,展现法治建设成效一是依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结合“治重化积、清仓见底”专项工作和突出信访问题攻坚治理等专项行动,积极推动重复信访案件、信访积案攻坚化解,顺利完成年度化解任务。二是坚持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严格按照《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要求,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坚持不评估、不上会,不评估、不决策,切实做到管决策必须管风险。完成燕子岩旧城区改建、马家堡小学改扩建房屋征收、菜园坝沿江防洪安全专项整治等23个项目的审查性备案工作,完成重庆何氏眼科医院新设项目等5个项目的程序性备案工作,通过督促指导评估主体开展稳评工作,实现了全区重大项目平稳实施。三是开展“2+3”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治理。2021,房地产开发建设领域共受理各渠道信访矛盾问题90余件,处理了房屋的质量投诉80余件,协调处理农民工工资纠纷26起,协调因施工扬尘噪音等因素产生的纠纷40余起;房屋租赁市场领域引导和协助当事人协商解决矛盾纠纷45件,处置了多起因房屋租赁公司资金链断裂跑路造成民众利益受损的信访问题,整体矛盾纠纷化解率96.7%拆迁征收遗留问题领域接待来访群众320余人次,办理市信访信息系统转送件213余件次、治重化积专项工作28件次、群工系统94件次;集资融资领域针对民间投融资、互联网金融、债事服务等极易爆发矛盾的重点行业,开展涉非风险联合排查、集中整治,排查相关企业28家,行政化解风险企业2家。四是助力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坚持矛盾纠纷三级联排联调,延伸矛盾排查网络进网格、进家庭,组织召开全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会议12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6件。为做好建党百周年大庆、两会等重要节点信访安全保障,开展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化解工作。助力完善“1个中心+14个专调委+N个社区调解室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完善信访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工作联动,持续深化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建设。五是着力深化“放管服”解决群众烦心事。完成人民群众来访接待场所规范化建设,在区人民群众来访接待中心共计接待群众4238人次,受理办理群众诉求5321件次,群众满意率为81.03%。坚持落实“主任接待日”,区领导公开接访、带案约访550余次,处级领导接访下访2200余次,解决群众诉求3000余件。

二、存在差距与不足

(一)信访普法宣传力度还不够强2021年,我办对照《2021年渝中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围绕国务院《信访条例》修订实施十五周年暨《重庆市信访条例》修订实施开展了系列普法宣传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差距。一些单位对信访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不深入、不细致、流于形式,对信访群众的法治宣传教育停留在表面工作上;对依法治理违法信访、非法维权存在畏难情绪,缺乏相应舆论氛围和警示教育,导致信访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信访群众从正规渠道寻求解决的观念转换难度大,信访终而不结、无限申诉的局面依旧存在。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还未完全形成,特别是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宣传信访工作还不能够适应,新办法、新举措不多。

(二)信访法治化建设还有差距。机构改革后,原收集汇编的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清单未及时更新调整,信访工作边界不够清晰,一些单位和信访工作人员对诉访交织的信访事项存在甄别难、分类难、处理难,同时由于司法程序繁琐、成本较高、举证困难、周期较长等因素,涉法涉诉事项回流至信访的现象依然存在,把信访事项纳入法治化轨道来运行和解决的任务任重道远。

三、整改举措

2022年,我办将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加大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力度,推动信访法治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加大信访法律法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全方位开展《信访条例》《重庆市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主动尊法学法用法。

(二)完善法治信访运行机制。完善信访与司法和行政的对接机制,确保群众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够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发挥访调援对接窗口作用,全面落实诉访分离制度。全面落实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规程,畅通移交转送通道,规范移交转送程序,确保各类信访事项依法按程序处理。

(三)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将心理咨询、人民调解、律师服务、心理疏导等三方力量引入信访接待、矛盾调处和应急处置各个环节,进一步规范信访秩序,推进信访矛盾多元化解。

(四)落实常态化督查制度。认真贯彻落实《重庆市信访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统筹开展好推进信访工作责任制集中督查和常态督查,进一步推动信访工作责任落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