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开展情况
局党组书记、局长彭国川为我局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统筹协调全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分管领导做好分管范围内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部署,机关各科室、区医保中心按照责任分工具体抓落实,确保责任到人,工作到位。
(一)强化法治意识
一是加强干部职工法治教育,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通过党组中心组学习会、支部党员大会、干部职工大会等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法律法规。二是严格落实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要求,每季度定期向区司法局报送行政负责人应诉情况,2021年发生行政应诉案件1件。三是与律师事务所签订法律事务委托合同,聘请法律顾问,在执行市级重大改革政策、制度建设、行政执法上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专家作用。
(二)加强法治宣传
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制定了区医保局普法责任清单,重点普法内容为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宪法、《条例》等。一是面向我区参保单位组织各种形式的专题培训,印发宣传资料;面向我区参保人和社会公众,通过辖区街道社区、协议医药机构、医保服务大厅等张贴宣传资料、播放宣传视频,利用渝中报、渝中电视台、重庆渝中APP、“渝中医保”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宣传,开展“渝中医保志愿者进社区”医保普法宣传活动,向社区群众宣传医保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有效提高了群众的知晓率。二是重点加强定点医药机构和参保人员法治意识,以“织密基金监管网,共筑医保防护线”为主题的集中宣传月活动为依托,开展“打击欺诈骗保”集中宣传月活动,推动医保普法宣传进社区、进企业、进医药机构,营造全社会关注并自觉维护医保基金安全的良好氛围。
(三)规范行政执法
一是极推动医保基金监管主要由协议管理逐步向以行政监管为主、协议管理协同转变,不断提升基金监管能力与绩效。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配备专业化的执法设备,促进医保执法人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二是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按照市局统一部署,制定并印发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根据定点医疗机构风险程度、投诉举报、日常审核发现问题,合理安排监督检查频次,减少重复检查,提升监管效能。三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资格管理和持证上岗制度,13人次通过2021年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试。四是医保行政执法人员均为局正式在编职工,未聘用行政执法辅助人员。
(四)依法落实改革
一是动态调整完善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并在“渝快办”平台定期修改、调整及发布,目前已发布17项行政权力事项和38项公共服务事项清单。二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推进信息一次采集、部门共享,减少额外证明和重复提交材料。三是积极推进“互联网+医保”线上办理,实现手机APP医保异地就医备案和城乡居民医保缴费,在全市率先试点成功“互联网+”常见病、慢性病门诊医保服务。四是持续加强医保电子凭证推广应用,在全市率先完成市局下达的激活率60%的目标任务。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群众对法治的意识淡薄,有些人把医保基金当做“唐僧肉”,通过各种手段欺诈骗取医保基金。二是普法宣传方式过于传统,有待进一步创新方法和手段,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效果。三是执法人员力量相对不足,依法监督管理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2022年法治建设工作思路及建议
一是全面增强依法行政能力,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法治教育,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二是强化依法监管,持续打击欺诈骗保行为,有效震慑违法违规行为,促进医疗服务和经办服务规范化。三是坚持抓好普法宣传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对辖区内定点医药机构及参保人开展医保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进一步提高普法精准度和实效性。四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全面落实“渝快办”平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工作。五是持续更新政务服务清单,通过区政府网站、“渝中医保”微信公众号落实政务公开工作。
重庆市渝中区医疗保障局
2022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