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活动】
■ 9月24日至25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率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代表团访渝。这是林郑月娥首次以官方身份访渝。24日下午,她乘车前往江北嘴、弹子石观赏山城夜景。隔江眺望灯光联动、高楼林立的渝中半岛,站在江北嘴天空之境观景平台,林郑月娥将目光投向了江对岸朝天门的方向,感叹40多年能有这样的改变,厉害! “我敬佩周恩来总理,读过红岩小说,红岩革命纪念馆是我重庆之行的重要一站。”林郑月娥表示,42年前,她曾到访过红岩革命纪念馆,虽然山城面貌发生巨变,但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得到精心保护,依然是记忆中的模样。她参观了新修建的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仔细聆听讲解员的讲解,回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风范,重温、感悟红岩精神。
【外事工作】
9月17日,2021年外国驻渝领馆中秋联谊会在重庆湖广会馆举行。市、区相关部门与外国驻渝领事机构代表欢聚一堂,共庆佳节、共叙友谊、共话未来,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增进国际友谊,深入推动渝中国际交往窗口区建设。渝中区委书记赵世庆、市政府外办副主任王雯、英国驻重庆总领事史云森出席活动并致辞。市政府外办一级巡视员唐文主持联谊会。区政协主席陈大奎出席。
赵世庆向驻渝领事机构对渝中的关注与支持表示感谢。他说,驻渝领事机构架起了重庆连接世界的桥梁,是渝中扩大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渠道和资源平台。渝中将不断优化开放环境,提升开放平台能级,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扎实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进一步为在渝领事机构、外资企业和外籍人士提供全方位、多领域、便利化服务,更好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全力打造重庆现代服务业引领区、历史文化展示区、国际交往窗口区、美好城市示范区。希望在区外国驻渝领事机构一如既往关注、支持渝中发展,把渝中良好的发展前景、发展机遇介绍给更多国际友人,让更多海内外企业、项目和人才汇聚渝中,与渝中共享机遇、共同发展、共赢未来。
王雯在致辞时说,长期以来,重庆市政府外办与各国驻渝总领事馆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并在工作中结下了良好情谊,推动了重庆与相关国家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务实合作。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离不开各国驻渝总领事馆的积极参与、牵线搭桥、促进合作。当前,重庆发展正面临多重机遇叠加,重庆市政府外办愿与各国驻渝领事机构加强联系与合作,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实现互促共进、互利共赢。
史云森在致辞中代表外国驻渝领馆向各位嘉宾和重庆市民致以节日的祝福,对重庆市政府外办和渝中区政府的精心安排,以及重庆各界一直以来给予驻渝领馆的帮助与支持表示感谢。他说,过去一年里,英国与重庆在文化、经贸、体育、教育等各领域开展了多项合作,很高兴看到重庆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城市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期待未来与重庆有更多交流合作。
英国、柬埔寨、菲律宾、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匈牙利、意大利等国驻渝总领事馆总领事和领事官员,市政府外办副主任张娅茜,市政府外办二级巡视员王广成、马勇、鲁进,渝中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王勇,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孔新军,副区长邓光怀参加活动。
▲8月23日至25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同期举办。作为重庆“母城”和国际交往窗口区,渝中吸引了众多嘉宾团组来区参访。区政府外办主任召开两次工作部署会,周密安排、分工到点、责任到人,接待了伊朗、斯里兰卡、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上合组织国家9个参访团,包括上合组织副秘书长、驻华大使、高级商务参赞在内的52人参访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和WFC观景台。接待过程中,大家全力宣传推介渝中区开放历史文化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此次接待获得参访嘉宾高度赞扬,并得到有关市领导肯定。
▲9月9日至11日,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李安容一行来渝中区参观考察。调研了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周公馆、红岩革命纪念馆、大溪沟街道人和街社区、化龙桥街道嘉博路社区、两路口街道中山二路社区等。调研组第一站来到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在这里参观了民主党派创始人雕塑群、序厅和特园等,对该馆开展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统战文化、服务统战大局相关工作表示赞许。在周公馆,参观了周恩来和中共中央南方局部分机关在抗战时期的办事处旧址。
在红岩革命纪念馆,观看了千秋红岩展和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详细参观了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等中国共产党著名领导人曾长期生活、战斗的地方,并深刻了解了周恩来同志确立的“宣传出去,争取过来”的八字外交方针,通过身临其境切实锤炼党性修养、感悟思想伟力。来到大溪沟街道人和街社区,参观了社区文化长廊和人和书院,了解了旧城改造等基层社会治理有关情况,切身感受公共空间的“微改造”“微更新”带来的城市面貌“换新颜”。在化龙桥街道嘉博路社区,调研组详细询问了社区营造国际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强化文化交流等国际社区建设有关情况,对街道社区有关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在中山二路社区,调研组走山城步道、了解社区环境维护、物业自收自取、老年人公共食堂改造等,身临其境感受城市变迁。此次调研,有助于渝中区建设国际交往窗口区和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核心区,为渝中提升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贡献外事力量。接下来,外交部将组织部分国家驻华大使来渝参访,届时将赴渝中区参观红岩革命纪念馆、周公馆、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两路口街道中山二路社区等。
▲8月19日下午,重庆市政府外办和渝中区政府外办联合开展“深入实地学党史·联学联建促发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学习活动。市政外办副主任唐文、区政协副主席戴伶、区政府外办主任江永红等市、区两级领导参加此次活动。市政府外办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唐文指出:一是要加强外事工作融入到基层,让外事工作贴近群众;二是要联合驻渝蓉领馆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将“ 外国品牌”和“中国文化”完美结合;三是要提升国际社区软环境,借助市翻译中心力量,优化渝中区内的历史文化旧址的简介以及周边标语标识准确性。区政府外办主任江永红表示,此次市区两级外办联动,采取实地参观调研的方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很有意义,切实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了实处。下一步,渝中区政府外办将深入贯彻“外事为民”服务理念,一是贯彻“党管外事”原则,依托党建促工作、促发展、促开放;二是营造“类海外”环境,提升国际化公共服务水平;三是做好城市“微治理”,担当“母城”作为,讲好渝中故事,提升重庆对外“窗口”形象。
▲9月1日,区政府外办组织召开专题工作会,谋划中国(重庆)——缅甸友好周活动。做好有关筹备工作,市政府外办亚洲处、缅方企业等参加会议。区政府外办主任宣介渝中区外事工作开展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并主动邀请缅方将缅甸友好周活动融入第二届解放碑国际消费节。中国(重庆)——缅甸友好周活动将有力推动重庆与缅甸国际友好交流合作,提升渝中国际交往参与度与知名度。
【综合信息】
◆ “123”工作法筑牢涉外疫情防控体系:建立1个统筹机制。健全区涉外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出台《渝中区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关于完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机制的通知》(渝中府外办文﹝2021﹞28号),召开涉外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5次,强化严防境外输入、领事机构服务、涉外活动排查等方面工作保障,做到制度到位、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提供2项服务保障。一是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对已在社会公开的疫情防控须知等内容做好中英文翻译,向领事机构发放防疫指南500余份;建立多语种志愿服务队,依托上门+电话+微信群提供24小时疫情防控、出入境管理等政策咨询600余条。二是做好生活服务,组织洲际、JW万豪等10余家涉外酒店公寓召开座谈会,引导其做好外籍人士防疫管理服务工作,联合社区为外籍人士提供物资代购、快递代取等生活服务1300余人次。加强3条战线联动。一是严格落实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外事组要求,高效排查和转运来渝返渝外籍人士13人,上门督促、精细指导英国、柬埔寨等12家驻渝总领事馆疫情防控工作。二是服从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安排,高效联动相关区级部门,主动掌握在区12家驻渝总领馆、涉外机构、外资企业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为外籍人士、港澳人士260余人提供防疫服务。三是强化街道—社区战线配合,建立外籍人士管理台账,有效排查常住人员、近期返渝、暂未返渝外籍人士有关情况,切实把好涉外疫情防控关。(区政府外办)
◆ 助推中新(重庆)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走深走实 一是拓展合作领域。推动中新合作从航空、物流、通信等领域向文旅、教育、健康等行业拓展,截至目前,累计引进凯德集团、市瑞能源等新资企业50余家,宜康百龄帮、中新智旅等中新合作重点项目投资额超55亿美元,占比均超全市六分之一。二是打造示范项目。落户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运营中心,出台促进重庆来福士中新项目集聚发展扶持办法,助力引入三井物产、新加坡企发局等世界500强企业和涉外机构,推动全国唯一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展厅开放亮相。三是深化金融合作。发挥星展、大华、华侨三大新资银行齐聚渝中优势,推进跨境金融服务拓展到西部10省,区内银行累计开展中新项下金融服务项目100余个,融资金额达170亿美元。(区商务委)
◆ 抢抓智博会机遇推动招商引资工作上新阶 (1)全力抓签约。签约正威国际集团第二总部、艾普欧数字科技等项目30余个,合同额近230亿元,南京甄视科技及大道云行西部区域总部、西部绿色能源等3个项目被纳入智博会重大项目签约活动签约,签约合同额115亿元。(2)聚力抓储备。将承办智博会分论坛活动与招商工作有机结合,围绕智博会举办区块链高峰论坛、科技金融峰会、第三届中新(重庆)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发展论坛,精准邀请国内外行业头部企业、知名专家学者来渝中共话未来、对接合作,储备有效招商线索近200余条。(3)大力抓宣传。聚焦渝中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营商环境等优势,主动对接重庆传媒、新华网、人民网等知名媒体,发布宣传报道50余篇。(区招商投资局)
◆ 解放碑CBD管委会提升步行街品质扮靓城区颜值 (1)净化街面。开展辖区环境大整治专项行动,今年以来累计清理占道经营100余处、店外经营50余处、乱停放摩托车辆200余台次、小卡片2万余张,暂扣经营性宣传品1万余份。(2)美化立面。遵循“分级美化、成片划一、务求实效”原则,对步行街内建筑外墙立面进行美化提质,累计清洗、翻新鲁祖庙、雅兰大厦、财汇广场等楼宇立面面积超10万平方米。(3)优化灯饰。坚持以“补暗点、连断点、增亮点”为原则,累计改造提升12栋楼宇灯饰,1522平方米裙楼二期灯饰施工及商业大厦建筑橱窗亮化改造工程有序推进,预计本月底完工。(解放碑CBD管委会)
◆ 化龙桥街道点亮“夜经济”释放辖区消费潜力(1)活化消费场景。推出“重庆100湖畔露营节”“重庆首届独立咖啡节”、次元新天地等夜间消费活动,靠前引入NINES推理馆西南首店以及白鸟庭园、TSUTAYA BOOKSTORE | 茑屋等重庆首店,落户网易云音乐亚朵酒店等一批优质商家,焕新夜间消费业态。(2)优化市容秩序。成立夜间市容秩序整治巡查组,常态化执行“夜间管理”,强化噪音管控、清扫保洁等工作,累计出动执法人员约6500人次,下发整改通知书50余份。(3)强化政策扶持。加强对减税降费、财政奖补、项目投资等扶持政策宣传力度和跟踪落实,支持企业结合多元化市场需求开发微演艺、行浸式夜游、文创集市等高品质消费场景,丰富夜间消费产品供给。(化龙桥街道)
【他山之石】
★ 近日,北京市密云区委外事工作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暨密云区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正式成立区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领导小组,履行总体谋划、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各项工作的职能。会议要求,坚决服从服务中央和首都对外工作大局,坚持把政治安全放在首位,全力服务保障各项重大外事活动。充分发挥领导小组职能,积极融入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制定“十四五”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规划,大力引聚高端创新资源,主动培育特色国事活动场所,为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提供生态保障和空间储备。坚持党对外事工作集中统一领导,区委外事委加强全区外事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总体推进,强化政治引领,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加强外事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抓好涉外疫情防控工作。
截至目前,北京市已有海淀、丰台、石景山、房山、大兴、平谷、密云、延庆等8个区建立了符合本区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需要的组织领导架构,健全了跨部门统筹协调机制,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的工作格局正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