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构建主动防御体系。建立“街道-社区-网格”三级应急责任体系,完善“常规队伍+专业队伍+群众队伍”的应急救援力量格局,修编《突发事件应急综合预案》《防汛应急预案》等8个专项应急预案,动态更新风险隐患台账,对4处防汛薄弱点、5处城市易涝点、5处边坡堡坎风险点实行闭环管控,构建敏捷高效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二是激活基层解纷效能。通过集中接待、专场接待、日常接待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宣传宣讲、法律咨询、风险排查、矛盾调解4项共性服务和3项个性服务开展“平安渝中”网格接待日活动9场,接待群众1800余人次,办理问题43件,办结率达98%,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迭代多维应用场景。依托“141”基层智治平台,紧扣朝天门广场人流疏导、江岸安全防护核心需求,在8个关键点位布局感知设备14个,嵌入“人员密度超限”“横幅检测”等6种AI算法,加装激光感应幕墙预警坠江风险,实现“监测—预警—处置—反馈”全流程闭环,用科技为城市本质安全注入新动能。
朝天门街道多维闭环工作体系提升城市“本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