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拂过,嘉陵江水碧波荡漾。在渝中区与沙坪坝区交界处往东南方向约500米、红岩革命纪念馆停车场对面,一座近日投用的禁渔工作站屹立在江边,守护江河安澜。
化龙桥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因江河岸线较长,在开展禁渔护渔、生态保护、水上安全等工作方面存在一些难点。随着综合执法改革深入推进各类赋权执法事项,比如禁渔执法赋权到了街道,我们的执法任务更艰巨、要求更高。因此我们主动与毗邻的沙坪坝土湾街道协商,联合建立了这座禁渔标准化巡护站。”
据了解,禁渔标准化巡护站整合了城管、市场监管、公安(治安、交巡)、消防、应急等部门执法资源,建立跨区联合执法的管理模式,将实现对化龙桥——土湾片区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促进和保障禁渔护渔、河道治理、森林防火、城市管理等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探索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个性化综合行政联合执法新思路。
为确保工作顺利推进,两街道成立了化龙桥——土湾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联合工作组,并共同制定了分级分类执法策略,统一规范执法流程。“我们还安装了禁渔护渔、河道治理、森林防火、城市管理等智能感知设备,纳入‘141’基层智治指挥平台,各类信息互联互通,将全面提升管理指挥的可视化、智能化水平。”化龙桥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除了专业执法力量的整合,化龙桥街道还积极发动群众力量参与禁渔工作。考虑到钓鱼爱好者对渔具、鱼类及禁渔规则的熟悉度,街道有针对性地在辖区钓鱼群体中发出招募禁渔巡护志愿者的公告,得到热烈响应,成功组建了化龙桥街道禁渔巡护志愿队。这支队伍不仅将协助开展日常沿江巡护、违规垂钓现场劝导等工作,用“钓友”的身份拉近与垂钓者的距离,更能凭借专业知识精准识别违规垂钓行为,成为禁渔执法的“民间助力”。
值得一提的是,禁渔标准化巡护站还配备了无人机巡查,“监控设备+无人机+线下巡查”的“天空地”立体巡查方式让监管无死角、巡查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