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两路口街道办事处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来源:两路口街道办事处 发布时间:2021-05-31 18:00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2020年,两路口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依法治区办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市区相关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会议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理工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公共事务,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更好服务群众,街道法治政府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

1、加强党建引领法治政府建设。一是加强党建对法治建设的统筹力度,组建以党工委书记任组长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所辖7个社区设法治建设联络员,及时掌握全街道法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二是将法治建设工作与党史学习、抗疫工作、经济发展、社会综合治理、民生保障等工作共同推进,将法治建设考核内容纳入科室及社区综合考核测评体系,进行定期检查督导,确保法治建设工作有序推进。三是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今年,组织街道干部参加全区法治理论知识学习考试,执法干部网上培训,开展领导干部带头讲法治课、讲党课、讲案例6次,召集全街干部参加宪法及民法典学习3次,开展法治专题讲座3次,发放宪法及民法典读本、民法典口袋书100余册,街道干部法律素质不断提升。

2、完善机制保障法治政府建设。一是修订完善党工委议事规则、办公会议事规则、考勤与请销假、档案管理等10项制度,细化财务管理、公务用车管理、固定资产管理3个方面15条措施,进一步明确干部权利范围和责任边界。同时按要求对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开展清理工作,无新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出台。二是严格实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证件管理工作,及时组织执法人员参加网络执法资格考试,组织开展法律文书撰写、行政执法条例等方面的培训,有效增强了执法干部的法律法规意识。三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制定街道执法工作考核办法,健全配套行政执法法律文书,购置配齐行政执法记录仪等执法设备,确保执法干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做到事实清楚、程序合法、手续完备、处理公正,切实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四是落实行政应诉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行政应诉工作的意见》,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认真做好答辩举证工作、依法履行出庭应诉职责,积极发挥街道法律顾问作用,认真研究落实检察院送达的检察建议书及人民法院提出的司法建议,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

3、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促进法治政府建设。一是夯实队伍建设,提供优质法律服务。街道现有街道调委会1个,社区调委会7个、个人调解工作室1个,司法所工作人员3名、社区调解员14名,社区法顾7名、法律志愿者21名。按照法治政府建设要求,积极培育发展司法所干部、社区调解员、社区志愿者三支基层法律服务队伍,整合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各种法律服务资源,面对辖区居民、社会单位、企业商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类型的法律服务。二是提高服务水平,助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深入推进领导干部走访联系企业制度,优化领导干部走访企业工作方案,对34家规上企业、25栋重点楼宇开展经常性走访,联系规下企业和辖区中小微企业190余户;广泛深入宣传涉企惠企法规政策,积极为民管企业营造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三是注重法治宣传,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坚持推进“七五”普法、利用“宪法宣传周”等关键时间节点,集中开展法治宣传活动,通过讲座普法、当面说法,深入讲条文、讲案例,推动法治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楼宇、进企业、进市场。同时,将法治宣传融入法律服务,在处理房屋权属争议、房屋拆迁安置、遗嘱继承纠纷等普遍性矛盾问题时,注重引导居民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使法治观念潜移默化地深入人心。四是坚持问题导向,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立足辖区实际,积极践行“枫桥经验”,深入开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和各类积案排查化解工作,重点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0%,积案化解率90%。

二、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有关情况

一是细化财务管理,出台公务用车管理、固定资产管理3个方面16条措施,按要求对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开展清理,进一步明确干部权利范围和责任边界。二是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认定制度,积极推动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审核制度方面落实,健全配套行政执法法律文书,购置配齐行政执法记录仪等执法设备,确保执法干部做到事实清楚、程序合法、手续完备、处理公正,切实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三是落实行政应诉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行政应诉工作的意见》,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认真做好答辩举证工作、依法履行出庭应诉职责,积极发挥街道法律顾问作用,认真研究落实人民法院提出的司法建议,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

三、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1、网格化治理模式下,街道责任太大。属地管理工作要求,社区网格化治理模式,基层工作不所不包,一旦某个环节出事,不管任何理由,街道事事兜底,一律追究街道责任。

2、政策法规出台滞后,工作按实际情况变更解决。政策法规出台滞后,与基层实际情况和群众的要求差距较大,工作依据不够,凭经验推进工作。

3干部队伍法治意识有待提高。普法宣传教育开展多年,工作人员法治意识有所提高,但个别干部仍存在不尊重法律,不敬畏法律现象,干部队伍法治意识需进一步提高。

四、2021年工作思路

一是结合重要时间节点,重点宣传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二是充分发挥法治宣传阵地作用,利用网红街景,文化墙、广告牌、电子屏、网上推送等形式,开展法治宣传。三是常态化开展法治讲座、法律知识竞赛,律师进社区活动。四是强化干部学法、用法意识,深化法律“六进”活动。五是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