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来,重庆连续多日高温红色预警。面对这场酷暑考验,渝中区政协南纪门街道联络委主动靠前,将民主监督与协商议政的履职脚步迈向街头巷尾,推动街道整合资源、创新举措,为一线劳动者与特殊群体撑起一片“清凉天地”。
“这些药品太及时了,现在中午最热的时候还能轮班歇脚,多亏政协帮我们呼吁!”8月8日,在南纪门街道“夏送清凉”活动现场,环卫工人李师傅接过防暑物资时非常高兴。这场覆盖110余名环卫工与群防队员的慰问,源于渝中区政协委员林莉前期的一次走访调研。她发现辖区部分工地未落实高温作息,环卫工人避暑点更是“一位难求”,于是反映了社情民意信息《关于加强高温天气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建议》,呼吁明确高温停工标准,在高温季节严格开展专项劳动监察,进一步完善工作场所防暑条件,建立健康预警与应急机制,保护劳动者权益等。林莉的建议得到相关部门采纳,推动街道总工会将慰问对象从80人扩至110人,促成3家建筑工地实行“早五晚九”错峰作业。
与此同时,为了让户外工作者的“歇脚点”更便捷可及,渝中区政协南纪门街道联络委还联动区城市管理局与各社区,盘活党群服务站、工会驿站等阵地,搭起一座座“清凉驿站”。
“请到2号驿站休息,当前人流量较少。”这个夏天,外卖骑手王军(化名)每天不定时会收到AI系统的贴心提示,告知其适合休息的“清凉驿站”信息。这一便捷服务的背后,是一套高效运转的智慧服务网在实时调度资源——该平台由渝中区政协推动建设,整合了18处党群服务站力量,通过技术精准匹配需求,已累计服务户外工作者超2000人次。
高温天气里,安全防护尤为重要,这也是委员们持续发力的方向。今年6月,渝中区政协委员余娅调研发现,高温致老旧小区电路“承压”,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为此,她反映了社情民意信息《关于高温季节加强电路安全监测的建议》,推动南纪门街道依托“141”智治平台建立预警机制,成功处置20起安全隐患。不仅如此,渝中区政协南纪门街道联络委还联合区消防救援局开展“高温应急演练进社区”,让居民在模拟实操中练就应急“真功夫”,全方位筑牢高温天气下的安全防线。
对于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南纪门街道联络委组织政协委员参与“1+1”“1+N”帮扶——一名委员结对一名对象,再联动街道、社区干部与志愿者协同发力。由此,82户特殊家庭装上了智能烟雾报警器,15支“清凉小分队”走家串户,完成600余次血压测量与防暑宣传。
渝中区政协副主席唐点权表示,接下来,区政协还将持续聚焦民生痛点,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高温下群众的“民生清单”变成政协的“履职清单”,通过专题协商、民主监督等方式,推动更多清凉驿站、智慧安防项目落地,让“政协温度”始终与群众期盼同频共振,为护航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