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旅游 正面引导 |文明之花“绽放”国庆 文明新风“吹”遍渝中

来源:重庆渝中 发布时间:2024-10-11 15:40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国庆假期,凭实力“宠粉”的重庆再次成为全国热门目的地。从携程旅行、同程旅行、飞猪等多个在线旅行服务平台发布的“十一”旅游的盘点报告来看,重庆还入选了入境游TOP10热门目的地。

渝中“志愿红”在景区景点随处可见。

在承载老重庆记忆的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假期都市游版的“热辣滚烫”每天上演。细心的游客惊喜发现,城市“志愿红”中加入了国际友人的身影。“国际友人志愿者能够用中文进行沟通,交流基本无碍,感觉重庆很国际范。”当成都游客周先生在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城市阳台善果志愿服务站,看到国际友人志愿者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参与志愿服务,为游客提供咨询、应急救助等服务时,不禁为渝中多元化的志愿力量点赞。

渝中“志愿红”在景区景点随处可见。

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城市阳台善果志愿服务站是渝中在国庆期间新增的志愿服务站点。这个国庆假期,渝中累计接待游客1165.1万人次,同比增长10.3%。其中,10月4日接待游客198.4万人次,达历史最高值。为了让八方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渝中区在原有景区景点、重要路口等加入文明劝导力量的基础上,还新增了半山崖线红墙志愿服务点、鹅岭贰厂“码上文明”户外宣传点,向出游的市民游客讲解文明旅游相关事宜,开展文明旅游引导和提示,及时劝导不文明行为,让文明之风点面开花、蔚然成风。

渝中“志愿红”在景区景点随处可见。

文明之花“绽放”渝中并非一招成事、一蹴而就。背后是渝中各部门、各街道在吃得文明、住得文明、行得文明、游得文明、乐得文明、购得文明、上网文明、说得文明“八大文明”文明新风尚宣传引导上的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文明第1眼》普法动画。

此番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以耳濡目染的方式宣传引导。渝中通过“德法相伴 文明渝中”“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海报,以及《文明第1眼》普法动画、文明旅游实景视频等个性化、常态化宣传相结合的方式,让市民游客随处可见、随处可听、随处可感。此外,渝中还推出文明IP卡通形象“朝天”“翠微”、打造119个文明风尚公益广告景观小品,通过独特性、趣味性的宣传方式,让“八大文明”理念植入人民群众心中。

渝中推出“码上文明”线上有奖知识竞答主题活动。

此番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以“线上+线下”的方式生动实践。在“线上”,渝中推出“码上文明”线上有奖知识竞答主题活动等示范性实践活动,推动市民游客对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市民游客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已累计有7000余人次参与。同时,渝中还在线下依托全区9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吃得文明”“住得文明”“行得文明”等系列活动,在龙湖重庆时代天街与某知名快餐连锁品牌合作开展“小案小事”餐饮浪费专项治理示范活动暨世界粮食日主题实践活动,并推出垃圾分类、文明餐桌等类型“文明有范儿”示范治理空间等,将“有形载体”与“无形浸润”完美融合,让“八大文明”文明新风尚宣传引导更加鲜活、更接地气、更好浸润人心。

主题活动营造文明氛围。

此番同频共振、同向发力还以专项巡查的方式推动提升。国庆节前、节中,渝中除了通过实地监督巡查和摄像头实时监控,强化广场公园、商场门口、地铁站出入口、集中纳凉点等不文明行为易发频发区域的监督,利用媒体力量曝光不文明行为,还广泛凝聚“棉花糖”“七色花”“小红伞”和外籍志愿者、社区网格员、巡防队员、城管支队等文明劝导力量,劝阻不文明行为,促使市民游客文明素养不断提升。

此番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为市民和游客营造了放心、安心、舒心的旅游环境,让文明新风“吹”遍渝中大地,也展现出重庆“母城”首善之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服务完善、社会和谐的良好风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