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管委会、街道办事处,有关单位:
《重庆市渝中区老年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区第十三届人民政府第一百七十九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2月1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渝中区老年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及老龄事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重庆市重要指示批示,进一步加快渝中区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根据《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老年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重庆市渝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要求,结合渝中区老年教育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基础及发展形势
(一)基础与现状
“十三五”时期,渝中区深入贯彻国务院《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认真落实《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老年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将老年教育纳入全区老龄事业和教育事业统筹推进,取得显著成效。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强化。坚持以“爱党爱国教育”为主线,突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精神教育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主题,增强老年群体“爱党、忧党、兴党、护党”情怀;结合抗击“新冠”疫情,宣传党的坚强领导和全民抗疫精神;结合重要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专业课程实施游学体验项目,感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组织老年人参与公益志愿活动,积极传递长者风范正能量。
2.发展机制基本建立。成立了渝中区老年教育领导小组,在区委老干部局设立了办公室,加强老年教育工作统筹协调。加强人员队伍建设,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出台了“在养老服务中心和养老服务站规划建设文化教育区”“鼓励发展社区老年学校”等系列政策举措。
3.资源实现多元供给。基本形成以老年大学为主体、各类教育相互渗透、各种社会资源融合支撑的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模式。老年教育机构的品牌建设成效进一步凸显,培育全国示范老年大学1所、全国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培训机构)2所,建成“全国老年远程教育示范区”。优化公办老年教育机构布局,新增老年大学规范化校区1个、街道老年大学分校3个、社区办学点14个。民办老年大学规范发展,办学规模稳定。支持社区教育学院和职业学校开展老年教育,其中,渝中区职业教育中心创建为“重庆市老年教育特色职业院校”。整合渝中区文化、旅游、体育、民政、卫生等部门资源,拓展老年教育形式。“十三五”末期,仅老年大学的线下学员达到1.9万人次,占全区常住老年人口的15.5%。
4.师资建设实现制度创新。进一步突破老年教育师资建设的瓶颈,聚焦青年人才引进与培养,其中公办老年大学的专职管理人员青年教职工占80%以上,研究生学历达20%;兼职教师中,60岁以上从业人员下降15%,大专以上学历占60%。推进设立重庆市老年教育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在全国率先开展老年教育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吸引专家人才,助力老年教育优质发展,渝中区山城老年大学挂牌“重庆市专家服务基地”,在全市老年大学率先设立5个“名师工作坊”。
5.内涵发展取得明显进步。构建成系列的老年教育重点内容体系,丰富了个性化、开放式的课程资源,初步构建“线下线上一体化”教学模式;组织读书、讲座、参观、展演、游学等丰富活动,实施“体验式学习、远程学习”等多元形式;探索“小班化”教学、“预约制”教学、举办“避暑夏令营”,老年教育特色凸显。打造老年大学特色校园文化,形成具有渝中区地域特色、彰显老年教育品格、弘扬学员长者风范的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打造“梦想课堂”公益项目,助力城市流动儿童,获评全国“终身学习活动品牌项目”。承办全国“新时代老年大学研讨会”“重庆市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班”,产生良好影响。
6.数字化建设扎实推进。山城老年大学在全市率先开启“老年大学远程教育+社区教学”新模式,依托微信公众号开辟“山城学堂”,开通智慧教务管理系统建设,成为全国首批、重庆市首家5G“智慧校园”建设单位,归元寺社区教学点被评为全国老年远程教育优秀学习点。“渝中学习网”升级为集PC端、WAP移动端、微信端“三网一体”学习平台,推出包含老年教育资源的10多万个特色视频、40多个精品课程栏目及2000多种电子期刊。
(二)机遇与挑战
1.发展机遇
一是老年教育地位更加重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进行再部署,提出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要求“构建老有所学的终身学习体系”。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二是老年教育政策日趋完善。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编制参考提纲的通知》提出““十四五”时期中央预算内投资新设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专项”,并且将“积极发展老年大学”列为“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的重点任务之一。《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老年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强化政府统筹保障,扩大并逐步优化老年教育供给,创新老年教育体制机制”。《渝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关注和支持老年教育,提升老年教育服务水平,丰富老年教育内容,支持在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设置老年大学教学点,积极推进老年教育学校、机构、设施等建设”。三是老年教育需求更加旺盛。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渝中区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16320人,占19.76%,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5.56个百分点,老年人口规模快速增长,老年人群的学习需求总量相应增加。
2.面临挑战
一是顶层设计还存在短板。老年教育机构布局、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系统规划、顶层设计还不够;老年教育的牵头主管部门、业务指导部门需要进一步明确,职能职责需要进一步细化,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配套政策不够完善。二是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老年教育发展速度跟不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老年教育信息化水平还有差距,社区老年教育发展力度仍然不够,“自主自治”的学习团体数量偏少;老年教育促进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及服务基层社区治理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三是规范化办学有所欠缺。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不够健全,常态化培训机制缺乏;课程内容体系不够完整,课程实施形式较为单一;老年大学办学水平考核评估还不够科学规范。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落实《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老年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渝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推动区域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创新体制机制,扩大资源供给,提升教育质量,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与幸福指数,促进渝中区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
(二)基本原则
坚持思想引领,价值为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努力培育支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老人。
坚持以人为本,普惠为主。把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突出老年教育的公益属性,努力让全体老年人充分享有学习的机会和权利。
坚持政府主导,多元供给。完善老年大学办学体系,充分发挥公办老年大学的骨干作用。鼓励民办老年大学规范发展,引导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积极参与,扩大老年教育覆盖范围,持续完善“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老年教育发展格局。
坚持创新发展,按需施教。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突出老年教育特点。创新教育模式,丰富教育内容,提高教育质量,努力满足老年人普适性及个性化需求。
(三)总体目标
到2025年,渝中区初步建成覆盖广泛、治理规范、资源丰富、信息化程度较高的老年教育体系,成为重庆市老年教育引领区。
——老年教育普及程度全市领跑。新增一批基层办学点、老年学习示范点、老年学习兴趣小组(网上学习圈),基本形成全域覆盖、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老年教育供给格局,参与各种形式老年教育的老年人达到全区常住老年人口总数的50%以上。
——老年教育队伍建设西部领先。拓宽老年教育工作者参与渠道,建成渝中区老年教育骨干师资库、老年教育专家库。扩大老年教育志愿者规模。
——老年教育资源凸显区域特色。基本建成具有地域特色的老年教育课程资源体系,体现重庆母城文化特色。完善远程老年学习平台,“适老化”线上课程资源进一步丰富,各级各类老年教育机构之间“数字化资源”实现共享。
三、重点任务及主要举措
(一)强化思想引领的“铸魂工程”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传承,突出老年教育的正能量作用。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对老年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老年教育发展。二是持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老年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老年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全环节,充分发挥老年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三是大力加强我国人口老龄化基本国情和积极老龄观的宣传教育,积极倡导社会新时尚、家庭新风气、生活新理念,努力培育“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新时代老人。
(二)优化体制机制的“牵引工程”
坚持系统谋划、破立并举,持续深化老年教育治理模式改革。一是完善老年教育管理体制,强化区委老干部局的牵头主管作用,明确区教委的业务指导职能,增强示范性老年大学的引领功能。二是完善老年教育内部治理机制,建立以老年人满意度为导向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依托重庆市终身学习学分银行,建设老年大学学分银行,开展学习成果的登记、查询、追溯和应用。三是建立老年教育统计制度,逐步构建“循数治理”机制。
(三)夯实优质发展的“筑基工程”
创新模式,整合资源,完善老年教育网络,规范老年教育运行,夯实老年教育办学基础。一是支持利用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和企事业单位场地,开办老年大学教学点,进一步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纵向办学体系。二是鼓励整合区内教育资源,合作共建老年教育教学点,探索构建老年大学与其他教育机构的横向办学体系。三是探索建立老年教育机构办学评估标准,以“标准”引领老年教育机构规范化建设,提升老年教育办学水平。四是整合利用社区文化、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各类社会资源为老年教育提供各类支持服务。
(四)实施以品牌建设为重点的“质量工程”
强化品牌意识,提升社会对老年教育的感知度、满意度。一是加强品牌学校建设,支持基础较好的老年大学全方位推进内涵发展,打造示范性老年大学(老年学校),培育一批标志性的教学成果,在渝中区内发挥示范作用,在全市起到带动作用,在全国形成有力影响。二是加强品牌课程建设,支持老年教育机构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围绕现代老年教育需求、渝中区老年教育特色、区域经济文化优势,开设实用性强或文化传承价值高的特色课程。三是加强学习团队建设,鼓励社区以老年人兴趣特长为纽带,培育特色学习团队,吸引更多社区老年人参与学习。
(五)强化卓越教师培育的“领雁工程”
重视吸引优秀人才参与老年教育,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带动老年教育队伍素质整体提升。一是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根据老年教育发展需要,持续从高校引进高学历的专业型人才,从其他单位和行业引进经验丰富的实践型人才。二是重视骨干教师培育力度,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开展专业化培训,遴选一批专职“老年教育骨干教师(优秀管理干部)”。培育渝中区老年教育“名师工作团队”,建立渝中区老年教育专家库。三是优化骨干教师成长环境,依托重庆市老年教育职称评审工作项目,探索建立渝中区老年教育教师专业评价体系和优秀教学成果激励机制。
(六)实施老有所为的“乐龄工程”
重视老年人社会参与,搭建老有所为平台,彰显老年教育的自主自治特色。一是建立老年自治社团,引导老年人参与老年教育服务;选拔并培育优秀老年学员,加入老年教育师资库,参与老年教育教学和管理。二是重视老年学员公益实践,配合区委、区政府重大工作部署和中心工作,组织老年大学学员开展公益实践活动;结合社区实际,鼓励社区老年学员参与社区治理。三是实施聚贤工程,招募各类退休老专家、老教师、老艺术家及其他公益人士,参与老年教育教学或科研工作,面向社会开展积极老龄观、终身学习理念及老年教育政策宣传、宣讲活动。
(七)促进信息素养提升的“智慧工程”
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加强老年教育信息化运用,努力消除老年人的“数字贫困”现象。一是强化信息技术基础能力建设,推动远程学习平台建设与应用,支持更多老年人在线参与学习。二是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拓展微课、微讲座、微杂志等网上学习形式;推进“5G+VR”虚拟现实平台建设,提升老年教育数字化教学的体验感、情境感。三是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逐步建立精准、精细、协同的信息管理系统,促进各类“数字化资源”广泛共享。
(八)推进科研引领提质的“赋能工程”
完善老年教育科研制度,建立一支科研队伍,为渝中区老年教育发展提供新动力。一是依托骨干老年大学,联合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老年教育研究中心,统筹推进区内老年教育研究工作。二是建立科研激励制度,鼓励老年教育工作者开展校本教学研究,以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吸引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参与老年教育重大问题研究。三是定期组织“老年教育论坛”,建立区内外老年教育的常态化交流与合作机制,为渝中区老年教育输送新理念、新模式,培育新力量。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统筹,组织、老干、教育、编制、财政、人社、民政、文化等部门密切配合,其他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老年教育工作机制。渝中区老年教育领导小组负责规划、指导全区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研究决定全区老年教育工作的重大事项,统筹协调全区老年教育工作的重大问题。下设办公室在区委老干部局,负责日常工作。依托山城老年大学成立渝中区老年教育服务指导中心,履行“教学研究、服务基层、决策咨询、师资培训、督导评估”五大职能。
(二)机制保障
建立老年教育与教育事业、老龄事业发展同步规划和统筹协调推进机制。健全老年教育的奖励激励机制,建立老年教育机构评估制度等。定期对全区老年教育机构、人员、经费、质量、成效进行督导评估。完善老年教育宣传机制,依托各级媒体,通过多条途径,宣传典型经验、成功案例和突出成效,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老年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经费保障
建立老年教育经费多元筹措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增加对老年教育的投入。将老年教育工作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并根据老年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增加。采取多种方式支持老年人学习阵地和工作者队伍建设,不断改善现有老年大学(学校)办学条件。鼓励和支持行业企业、老年教育类社会组织和个人设立老年教育发展基金。
(四)人员保障
强化人才队伍保障。扩大老年教育机构专业管理人员、专(兼)职教师来源渠道,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专兼结合、志愿者积极参与的教学和管理队伍。完善老年教育教师继续教育与培训体系。支持相关人员在职进修,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老年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