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区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DH192号建议的复函

来源:重庆市渝中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2-05-06 11:46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陈尧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建议》收悉。现根据我委职能及区金融办的协办意见,对您的建议具体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工作,强调要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是指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创新型特征的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群体中的优秀代表。市经济信息委2022年印发系列文件,明确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市级各项财政资金及惠企政策的重点支持对象。2018年启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以来,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从全市看,共培育市级“专精特新”企业88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8家(其中重点支持企业23家),名列全国第17位,西部第2位。从渝中区看,成功培育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1家,获得国家和市级奖励资金共计680余万元,位居全市前列。

为做好今年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申报工作,渝中区于2021年末组织有关部门、管委会、街道和相关企业召开2次预申报工作会,今年2月中旬召开了2次申报工作培训会,提前做好申报宣传和准备,做到能报尽报、应报尽报。当前,2022年度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工作已经结束,申报企业27家,较上一年增长170%

二、相关建议答复

(一)关于强化梯度培育的答复。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摇篮,近年来渝中区加大了科技型企业的培育,通过宣传科技政策,深入企业辅导,平均每年新增科技型企业200家以上,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打下了基础。2021年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含复审)53家,总数达到了140家。渝中区2021年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8家,其中7家都是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加强“专精特新”入库培育工作,截至目前,共引导100余家企业入库培育,重点加强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培育工作,依托由工信部认定的重庆市渝企云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对基本符合条件的华唐云树、港力环保、颂车网络、贝特计算机、华夏云融等重点培育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贷款融资、上市辅导、政策争取、人才引进等方面进行一对一上门辅导,力争为渝中区更多企业成功申报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并向国家推荐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

(二)关于“加强政策支持”的答复。

为助力渝中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区政府去年出台了《渝中区支持科技创新若干财政金融政策》,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配套了扶持政策,明确对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或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称号的,按上级财政奖励经费给予最高50%的配套奖励。目前,区财政正在细化实施细则,待实施细则出台后,再行实施。近年来,渝中区在支持企业上市方面相继出台了系列政策,最早于2014年出台了《渝中区企业上市奖励实施细则》(渝中府办〔201470号),并于2016年、2017年和2021年进行了3次修订完善,不断提高上市财政扶持力度。按照《渝中区鼓励企业挂牌上市扶持办法》(渝中府办〔202120号),一是对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分阶段给予500万元扶持;二是对市外迁入的上市企业给予300万元扶持;三是对实现再融资的上市企业,按照再融资额的0.2%给予扶持;四是对在新三板基础层挂牌的企业,给予150万元扶持,进入创新层再给予50万元扶持;新三板挂牌企业转板上市的,按照上市企业扶持标准给予差额扶持。五是对在重庆股份转让中心挂牌的企业,给予最高20万元扶持。截至目前,我区已累计为26家企业兑现上市扶持资金2567万元。

(三)关于“开展精准服务”的答复

渝中区深入贯彻落实《重庆市推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5年)》,初步建立区政府领导联系服务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区政府部门主要领导联系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走访联系服务机制,原则上区政府领导每年带队走访对口联系服务企业不少于1次,部门负责人每半年走访联系服务企业不少于1次,区经信委科室联络人常态化保持联系服务,对企业“无事不扰、难时出手、有呼必应”,务实、有效、精准解决企业现实难题,不给企业添麻烦、增负担。对企业反映事项,能现场答复办理的,现场向企业解释政策、说明情况、现场办理;符合政策规定、在各单位职责权限内可解决的,原则上3个工作日内办结;需要多个单位配合解决的,由区经信委牵头,报分管区领导协调相关单位,原则上10个工作日内办结。在支持企业上市方面,2020年,渝中区成立了企业上市工作专班,由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区金融办、区科技局、区经信委等24部门组成成员单位,统筹推进全区企业上市各项工作,为企业上市提供高效政务服务。同时,区金融办牵头组织辖区企业参加上市辅导沙龙、科创板上市培训、中新跨境融资论坛等市、区组织的上市专题培训,提高企业家上市信心与能力;开展重点企业“一对一”辅导,邀请市金融监管局、重庆证监局、重庆股转中心、交易所等走访重点拟上市企业,指导企业合理规划上市路径,面对面讲解政策、解答疑问。

(四)关于“加大宣传力度,优化发展环境”的答复

在政策宣传方面,渝中区由区经信委牵头,联合税务、金融机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窗口平台,通过下发文件、召开培训宣传会议、上门走访、微信电话点对点指导等方式,加大对“专精特新”政策的宣传,在融资贷款、技术创新、上市培育、政策申报、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企业指导,今年以来,共召开“专精特新”专题培训会2次,上门辅导20余次。在支持企业上市方面,渝中区印发了《企业上市相关政务服务事项办理规程实施方案》,集中梳理涉及16个区级部门的上市政务服务工作规程,对企业上市涉及的立项、社保、土地、环评、税收、工商、产权确认等问题,开辟“绿色通道”,予以优先办理,提供高效政务服务。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渝中区将积极对接市级部门,结合区情实际全面贯彻落实《重庆市推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5年)》,在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完善信贷支持政策、畅通市场化融资渠道、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强人才智力支持、助力企业开拓市场、提供精准对接服务等方面谋划支持企业的发展措施,推动渝中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组织有关部门、管委会、街道办事处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录中的行业领域,全面梳理全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科研服务业等企业的基本情况,特别是近三年新引进的“种子”企业、重点企业和总部企业,完善渝中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为2023年市级“专精特新”申报工作打好基础。

此复函已经刘建主任审签。您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办理答复情况回执上,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渝中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25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