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区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DH199号建议的 复函

来源:区发改委 发布时间:2023-06-03 15:55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颜丙山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区属企业支持力度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关注。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在区企业是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创新创业的主体力量、吸纳就业的重要保障和社会财富的重要来源,正如代表所提到的“本土企业是推动当地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因此,我区高度重视本土企业的发展,通过一系列扎实有力举措为企业保驾护航,让企业扎根在渝中放心投资、安心经营、舒心办事、专心发展

一是抓好政策扶持,支持存量企业做大做强。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产业升级焕新,我区审时度势、因地制宜,统筹更新“1+6+N”产业政策体系。截至目前,已先后出台《渝中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试行)》、《重庆市渝中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扶持办法(试行)》、《渝中区关于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建设的扶持办法》等系列政策文件。在新政策体系中,坚持稳商育商招商一体推进,更加注重存量企业发展,如政策“1”《渝中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试行)》中核心措施共8条,其中6条涉及稳商育商,包括支持企业扎根发展、鼓励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企业高管团队创新创业、鼓励高层次人才引进、鼓励楼宇改造更新、鼓励存量企业做大做强等。2022年,区级财政支持存量企业发展扶持资金达8700万元,惠及企业321户次。同时,抓好各项助企纾困政策落实落地,2022年累计退减缓税费23.7亿元,减免市场主体租金9936万元,助力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微企业融资31.9亿元,切实减轻企业发展负担。

二是着力资源整合,优化重点企业联系服务。将全区1600余家企业列入重点联系服务名单,健全完善总部(重点)企业区级领导、部门负责人、科室联络人三级走访联系服务机制,加强对工作人员政策培训,进一步做好重要文件的政策解读,根据企业不同需求,不同行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向企业做好政策宣传解读,最大限度为企业提供各项精准服务。抓实抓细问题建议办理“0-3-10”工作机制,对企业反映事项,能现场答复办理的,现场办结;对符合政策规定、在各单位职责权限内可解决的,3个工作日内办结;对需要多个单位配合解决的,由责任单位牵头,报分管区领导协调相关单位,10个工作日内办结。此外,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会、茶歇会等不同形式分行业、分领域组织召开各类政银企对接会30余场,搭建沟通交流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资金、人才、业务等方方面面支持。2022年,全区联系走访总部(重点)企业2186次,收集企业反映问题436件,问题办结率92%

三是持续优化环境,助力本土企业稳定发展。积极争取上级支持,2022年,支持途作林杰、中煤科工等22家企业入选市级重点软件企业清单,支持区内优秀人才评选重庆英才·软件领军人才专项并成功入选2名;12家企业上榜2022年重庆企业100强、23家企业上榜2022年重庆服务业企业100强、5家企业上榜2022年重庆民营企业100强。支持企业科技创新,鼓励企业独立或联合科研机构打造研发中心、实验基地等研发机构,提高自身竞争力,3家企业成功揭榜市级工业软件揭榜挂帅项目,获得1800万元资金支持;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申报重庆市支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同时,加强对企业创新典型案例、优秀企业、优秀企业家等宣传力度,大力营造理解和尊重企业家,支持企业家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我区将以更强决心更实举措深化区属企业服务。一是坚持稳育招一体发展,既重视招商引资,更注重稳商育商,健全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大变强梯次培育机制,精准高效提升本土企业竞争力、创新力,让好企业快速壮大,助力大中企业顶天立地。二是着力补链强链延链,充分发挥在区龙头企业带头引领作用,加强业内资源整合,聚焦细分门类靶向发力,加快打造各行业系统特色产业链。三是加大企业支持力度,持续大力为区内企业争取国家、市级及区级重点项目和资金支持,做好“一对一”保姆式指导服务,高标准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不断优化企业发展软环境。

此复函已经王轶副主任审签。您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单上寄给区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或者通过《重庆人大》网站:http://www.ccpc.cq.cn/,依程序登录议案建议模块,填写对建议办理工作的评价。),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联系电话:023-63765536

联系人:戴玉笛

重庆市渝中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6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