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区十九届人三大次会议DH90号建议的复函

来源:区卫生健康委 发布时间:2023-04-05 17:10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康洪英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能力建设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关注。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情况

(一)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推进选址迁建论证。将区疾控中心迁建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对标借鉴其他地市疾控中心建设的先进经验,提前谋划满足全区疾控事业发展需要、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的建设思路连续3将迁建项目纳入区发改委前期项目计划,积极对接国资公司驻区企业等前往现场踏勘地块3、楼宇4处,聘请全资公司、设计公司编制项目建议书等资料3二是开展实验室装修改造。依托渝中区疾病预防控制及公共卫生救治体系升级改造工程,安排资金820万元实施实验室装修改造,提高面积占比,优化整体设计布局,实验室面积达到2100m2,建成设备完善的基因扩增实验室(PCR实验室)、致病菌检测实验室三是实施检测能力提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脉冲场凝胶电泳系统等5台大型设备调试完成并投入使用,购置新冠核酸检测、食品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病媒监测、结核病防治等设施设备620余万元,设备总值达2400万元,进一步提高区疾控中心一锤定音的检验检测能力,检测参数累计达533项。

(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一是加快人才队伍建设。2020年以来,区疾控中心通过公招、校招等方式入职14人,充实到实验室检验检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流行病学调查、疫情预警监测、免疫规划、地方病和慢性病防控等岗位中。现有在编职工70人,平均年龄38岁,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占47.14%,本科占42.86%;高级职称占21.43%,中级职称占44.29%拥有全国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学组副组长1人、享受政府津贴1人,重庆市区县医疗卫生学术技术带头人2名、重庆市预防医学会等常务理事2人,入选重庆市健康科普专家库等专家11人,渝中名医人才计划学科带头人1名、青年骨干2名。二是坚持人才强基措施。立足疾控事业发展要求,采取应急演练、技能培训、专业讲座和学科人才培养、交叉轮岗等多种方式,提升疾控人员实战技能和业务水平,累计外派3人参加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持续派送骨干人员前往市疾控接受现场流行病学、职业卫生与放射卫生、检验监测等培训。依托重医大、重庆医高专、三峡医高专3所高校共建实习基地契机,加强与高校合作,探索公卫人才培育机制,8人成功入选重医大MPH导师库,2022年带教MPH、本(专)科实习生28名。一年来,荣获重庆市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先进典型个人、渝中区优秀医师等各类表彰30余人次,1人入选2022年重庆市区县医学头雁人才,1人当选渝中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

(三)疾控人才待遇保障

一是增核超额绩效工资水平。按照《重庆市卫健委 重庆市财政局 重庆市人社局等七部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渝卫发202061号)、《重庆市完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三)》(渝人社发20213号)等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区疾控中心超额绩效增核工作。20232月,区政府副区长梁栋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渝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增核超额绩效工资事宜,印发了专题会议纪要(2023—15)。目前已与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就增核超额绩效工资事宜达成一致,正按流程核定中。二是调整执行卫生防疫津贴。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调整卫生防疫津贴标准的通知》(人社部发〔202013号)文件精神,多次同区人社局、区财政局进行沟通,目前已对津贴执行方案进行初审,明确了卫生防疫津贴经费来源保障,将于近期正式实施。三是落实新冠疫情防控待遇。高度重视疾控医务人员保护关心爱护工作,各方面提供支持保障,根据区疾控中心人员承担的疫情防控工作任务情况,提高年度考核优秀比例,研究落实一线人员一次性绩效工资2次。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委将立足新起点,聚焦新使命,以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为发展主线,全面推动我区疾病预防工作高质量发展。

)筑牢基础建设,提能检测综合实力

加快启动选址迁建项目工程,建成规模适宜、功能适用、安全卫生的现代化区级疾控中心。一是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结合实际需求,积极争取业务办公用房面积,开展实验室基础建设,优化实验室功能布局,设立寄生虫病、地方病、化妆品检测、消毒效果检测等专业实验室,筑牢能力建设基础建成二级甲等疾控中心。是高效配置仪器设备。利用好疾控能力建设等专项资金,添置空缺不足的检验检测设备,提高仪器配置率努力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食品微生物检测和理化检测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或更新。三是不断提升检测参数。以拓宽传染病、食品和生活饮用水等监测范围和提升各类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为目标,积极扩展各类项目参数,推进区域实验室建设进一步提升突发卫生事件检测能力。

)以聚贤促建设提升人才队伍素养

一是筑巢引凤添活力。严格落实市、有关要求,在区财政保障的基础上,探索区疾控中心既实行财政全额保障政策,又落实“两个允许”要求,逐步建立保障与激励相结合的运行新机制,激发疾控中心发展活力,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吸引留住人才,切实提高疾控机构人员待遇。二是聚才引智促发展。按照已核定的编制数量积极开展2023年招聘工作,充分运用校招、公招、遴选等方式大力引进各级人才,提升专业技术人员层次结构,重点加大公共卫生人才引进,着力引进高级职称、硕士等高层次人才补齐人员缺口,提升辖区防控能力。

)抓住个促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实施人才能力提升行动计划一是以培训促学习。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积极争取现场流行病学培训班、成渝专家团等各类优质培训资源,着重培养病原学检测、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免疫规划等专业人才。是以科研促进步。努力创建1-2个公共卫生重点专科(学科),并建立激励机制,支持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科研课题和重点学科申报,提高中心学术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涵养钻研精神和学术氛围。是以教学促基础。依托三所高校实习生基地,加强与高校合作,打造高校合作研究带教示范基地,积极开展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研究、慢性病控制研究、健康风险评估研究等。

此复函已经传波主任审签。您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办理答复情况回执上寄给区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或者通过《重庆人大》网站:http://www.ccpc.cq.cn/,依程序登录议案建议模块,填写对建议办理工作的评价。),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渝中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4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