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丙山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促进区内企业交流与合作,打造企业“朋友圈”的建议》(DH349号)收悉。经与区经信委、区交通局、区住建委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渝中作为重庆经济的重要支撑点,辖区市场主体超过了12万户,打造“朋友圈”经济可以畅通环环相扣的经济循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对市场主体开拓业务起到积极作用,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我区积极鼓励区内企业发展“朋友圈经济”,并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以搭建平台强化交流促信息共享。一是组织开展交流对接。定期组织企业召开座谈、业务交流、办会办节,增进企业间沟通了解,鼓励企业之间相互分享需求,增加合作机会。搭建“汇保通”、“渝中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三进”等融资、人才、技术等对接平台,支持政、银、企、学、研广泛开展合作交流,促进要素流动畅通。二是扎实走访联系企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完善区级领导联系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区级领导带头走访联系区内重点企业,督促落实“助企帮帮团”“企业服务网格员”等涉企服务。优化“区级领导、产业部门、管委会(街道)”三级走访联系服务机制,定期收集企业需求信息,定期分享行业资讯,促进企业间的资源共享、交流合作。三是定向推送对接服务。探索建立企业画像,在投融资、人才引育、办公场地升级、政策扶持、业务拓展等方面实施精准服务;建立企业能力清单,多部门联动为企业搭建能力输出服务平台。
二、以商会协会桥梁纽带促资源对接。一是充分发挥商协会作用。建立商协会工作台账,动态维护30余家商协会数据、及时掌握发展状况。建立渝中区“四好”商会培育库,提升商协会凝聚、服务企业能力。二是搭建沟通交流渠道。组织开展回娘家活动、对接沙龙活动、“金桥行动”,强化资源供需对接,倾听企业家心声。三是协调解决企业合理诉求。建立民营企业“诉求直通车”,打造“渝中区助企直通车”微信小程序,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问题诉求反馈渠道。
三、以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促协同发力。一是发挥产业平台牵引作用。重庆数字经济产业园聚链成群,航天宏图等18家链主企业落地,成为区块链产业核心聚集区。化龙桥国际商务区集聚高能级外贸主体15家,带动外贸进出口额7.4亿元。上清寺—大溪沟—两路口创意文体产业园抓住机遇抢占体育总部、赛事表演、数字体育等产业赛道。环重医大健康产业园引进生命健康、科技研发类企业55家,实现多个成果转化项目。菜园坝滨江新城稳步推进,重庆站片区详细规划方案出炉亮相。二是强化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重庆银行自贸区分行、金通融资担保等总部型金融机构成功入驻,成渝银行保险业“五协会一中心”集聚渝中。医药、钢材等一批大宗商品龙头企业加速集聚,相关产业提质发展。招引软信重点企业37家,市体彩中心永久落户,软信、文旅总部企业带动作用明显。积极引进新茶饮、新零售头部企业,新赛道累积成势。三是注重打造特色产业楼宇。聚焦现代服务业体系构建,按照楼宇产业定位“因楼制宜”引导楼宇运营主体把握产业方向,实现产业链延伸、错位发展、特色经营,打造特定产业方向的“一楼一业”“多楼一业”楼宇。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吸收采纳您提出的宝贵意见。一是完善政策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鼓励企业间信息共享和资源对接,同时强化政府部门走访联系服务,及时掌握企业需求为企业间的交流合作牵线搭桥。二是高质量办会搭平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企业关注的线上线下交流活动,为企业开拓市场、联系订单、获取优惠的产品和价廉质优的服务提供信息渠道。三是充分用好商协会沟通管道优势,助力其发挥“上联”党委、政府、“下联”企业会员、“内联”共享共建、“外联”合作发展的“四联”作用。四是加速产业集聚抱团,围绕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完善招商产业图谱、项目图谱、企业图谱,为企业集聚成链、相互配套、分工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此答复函已经薛俨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区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或者通过重庆数字人大网站:https://fggs.cqrd.gov.cn/adminh5/digital,依程序登录“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功能模块,填写对建议办理工作的评价),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渝中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