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雪梅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发展渝中楼宇经济的建议》(DH183号)已收悉。经与区委组织部、区商务委、区住建委、区国资委共同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渝中区高度重视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发展,优化“1+6+N”产业政策体系,完善楼宇、总部(重点)企业联系机制,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全区产业载体的规模、效益持续提升,连续两年荣列中国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标杆城区30强。截至目前,全区主要存量产业载体361栋,商业商务面积1272.63万平方米,亿元楼宇39栋、千万税收楼宇161栋。全区总部(重点)企业522家,贡献全口径税收127.3亿元,占区域税收总额的68.6%。三年来,累计投入财政资金3634万元,支持29栋老旧楼宇实施外立面、空调、电梯、车库等改造,推进老旧楼宇提档升级。打造了五一路金融街、合景聚融数字商务大楼、海航保利涉外商务大楼、新华国际珠宝大楼等一批专业特色楼宇。在CBD区域,金融、商贸总部(重点)企业分别占比20%、24%,总部经济高能级、高价值、高效益、高辐射的带动效应充分发挥,带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吸收、认真采纳您提出的意见建议,加强企业需求重视,加快特色楼宇打造,完善楼宇政策体系,提升楼宇品质,提升服务楼宇配套服务。
一是聚力打造特色产业楼宇。深化“一栋楼宇就是一个产业园区”理念,围绕全区楼宇产业规划,制订特色楼宇认定办法,“因楼制宜”引导全区楼宇错位发展、特色经营,避免同质化竞争。按照“楼宇有定位、招商有方向、产业有集聚”工作思路,重点打造以平安金融中心、协信SFC等为重点的金融产业楼宇集群,以重庆村1号、远见中心等为重点的电商产业楼宇集群,以环球金融中心、中冶赛迪大厦等为重点的专业服务产业楼宇集群;以印制一厂二厂、挑花刺绣厂等为重点的文创产业楼宇集群;以环球大厦、总部城为重点的软信产业楼宇集群,力争每年打造产业特色楼宇5栋以上。
二是集成出台楼宇扶持政策。以载体更新盘活为抓手,围绕楼宇实施公共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和智慧化改造更新给予补贴支持。以整合分散产权为目的,鼓励楼宇开发商或运营管理公司加大楼宇统一运营力度,对自持比例较高的楼宇给予一定的支持。以提升经济贡献为核心,对税收产出高的楼宇,按经济贡献增量给予奖励。以打造专业特色楼宇为亮点,引导楼宇加速集聚特色产业企业,对产业聚集度高于较高的楼宇给予认定和支持。以提升楼宇品质为导向,开展“超甲级”“甲级”商务楼宇评定。
三是管理提升楼宇整体品质。鼓励有实力的楼宇开发商、运营商自持楼宇,确保经营的整体性和业态的一致性。鼓励业主方委托国内外知名专业化服务运营机构运营楼宇,建立智慧化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企业入驻、租金收取、物业管理等功能便利化、智慧化、可视化,提升楼宇服务能级。制订商务楼宇标准化评定办法,每年评定一批超甲级、甲级楼宇,加大对获评楼宇宣传和支持力度,引导楼宇向品牌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支持楼宇开发商或运营商主动对接参与LEED、WELL、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国际认证评级,打造品质化楼宇绿色生态空间,降低楼宇运行成本。
四是完善楼宇周边配套服务。加强重点楼宇周边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站点布局、交通组织,提高出行效率。提升酒店餐饮、休闲购物、绿化景观等生活服务配套,加强重点楼宇周边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创造宜居、宜业环境。探索配套咖啡馆、休闲吧等商业业态,打造文化图书角、空中花园等共享休息空间,策划沙龙讲座、运动健身等个性化品牌活动,搭建楼宇生产生活服务平台。
五是优化提升楼宇营商环境。实施政务服务进楼宇工程,推动集执照打印、缴税自助、政务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终端设备进驻楼宇,实现重点商务商业楼宇政务智能终端系统全覆盖,真正做到“办事不出楼”。进一步优化“楼宇帮帮团”“企业诉求直通车”“社区网格员”等楼宇服务体制机制,建立由懂产业、知市场、熟政策的政府服务专员和楼宇业主代表(或物业服务代表)组建“商代表+楼小二”企业服务平台,为楼宇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注册落地等精准化、全流程、全生命周期商事服务,实现“楼事楼办”“楼事楼管”。
此答复函已经薛俨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区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或者通过重庆数字人大网站:https://fggs.cqrd.gov.cn/adminh5/digital,依程序登录“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功能模块,填写对建议办理工作的评价),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渝中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