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区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建立渝中智慧环保监管平台的建议》(第332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平台建设情况
(一)强化感知接入
高度重视平台实时感知建设,完成26个网格化空气站、8个空气质量小标站、4个水质小标站建设。搭建渝中水域AI视频平台,建成“两江”渝中段智能监控设施14套,饮用水水源地智能监控+语音警示系统8套。汇集辖区14座加油站、14家汽修单位、46家大中型医疗机构、3家工地、200余家餐饮单位和300余家医疗机构在线数据。
(二)搭建数据网络
通过汇集监测、监控、监管等手段,搭建一体化智能感知网。截至目前,“渝中智慧环保平台”已实现4大类826项数据实时感知(其中,空气小型标准站等空气数据36项,水质小型标准站等水质数据26项,AI智能监控等固危废管理数据99项,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等污染源监控665项),汇集空气、水等城市体征指标数据58.5万个。
(三)构建监管平台
我局于2021年底开始建设“渝中智慧环保平台”,该平台为环保智慧监管提供大气、水、固废等方面技术支撑,平台包括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排污许可管理等八个核心功能模块,具备报警预警、事件处理、数据溯源等重点能力,可实现数据传输畅通、查询应用便捷,重点单位在线实时监管等功能,部分监管事项已形成全过程闭环管理。
二、取得主要成效
一是大气污染防治数字化监管。以“3+8”空气质量标准站监测数据为基础,实现空气质量“一街一标站”考核,压实部门、街道“治气”属事属地责任,凝聚治气“最大工作合力”。将辖区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和汽修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在线数据接入“智慧环保平台”,建立异常问题三级报警、分级处理机制,实现对28家涉气污染源闭环监管,2023年以来,发现并线上处理事件63次。
二是水污染防治数字化监管。依托渝中水域AI视频平台,智能识别并劝导饮用水水源地垂钓、游泳行为,今年一季度已智能识别并劝导饮用水水源地垂钓、游泳行为400余起,依托水域AI视频平台实施行政处罚4件。将辖区40余家大中型医疗机构废水处理设施在线数据接入“智慧环保平台”,按照三级报警、分级处理的机制,基本实现对辖区医疗废水闭环监管,2023年以来,发现并线上处理报警事件300余次,大大提升环境执法监管效率和水平。
三是医疗废物数字化监管。针对医疗废物分类不规范,收运不及时,易流失以及小型医疗机构数量多、产废少、监管难等问题,因地制宜设置智能秤、AI摄像头,配置医废专用转运车,搭建医疗废物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医废一键称重、自动出“码”,确保医疗废物收运数据“全收集”、医疗机构监管“全覆盖”,精细化管理“一张图”。平台可查询医废计重数据、视频监控数据,并具备数据分析、异常预警、超期提醒、预约收运等功能,实现收运单位收运效率更高、医疗机构使用收运服务更便捷,生态环境部门监管更精细的“三赢”效果。
四是多功能辅助智慧监管。除实现大气、水、固废等方面数字化监管外,平台还聚焦重点工地扬尘监管、餐饮油烟监管、排污许可管理等5个重点业务板块形成5张可视化监管地图,实现“一张图”挂图作战,精准调度。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局将严格按照市委、区委关于数字重庆建设统一部署安排,积极构建我区生态环境治理数字化协同体系,发挥“渝中智慧环保平台”功能,强化市、区多部门数据共享接入,推动更多生态环境问题线上闭环解决。
此复函已经我局局长刘晓江审签。如您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与我局联系,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渝中区生态环境局
2024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