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生态环境局关于区政协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55号提案协办意见的函

来源:区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4-04-26 18:13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司法局

现将《关于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第155号)的协办意见送上,供你们答复提案者时参考:

近年来,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预测预警预防生态环境领域矛盾风险为目标,不断提升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工作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合法环境权益。

一是全面推进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成立渝中区生态环境局行政调解委员会、渝中区生态环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印发具体工作细则,明确纠纷调解范围规范申请受理、调查核实、实施调解、制作协议、履行协议等工作流程,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持续强化调解队伍建设和调解员能力建设,由局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任调解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相关科室负责人任委员,聘请专职人员任人民调解员,定期参加相关业务培训讲座,积极调动调解热情、提高调解水平。

二是全面排查生态环境领域矛盾纠纷。坚持定期召开矛盾纠纷排查会,梳理全区生态环境领域不稳定因素和重点问题推进情况,着力把苗头性与趋势性问题、现实与潜在的矛盾排查出来,确保应排尽排。截至目前,我局已签收市长公开信箱、渝环境信箱等渠道来信3件,受理市信访信息系统、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等渠道交办件109件,办理领导干部接访下访、人民群众建议登记等事项24余条,接待来访人员24余人次。坚决做到能化解的第一时间化解到位,对短期内不能化解的,耐心细致做好政策解释、思想疏导、困难帮扶。

三是全面化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通环境信访24小时受理热线,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热线“多线并行”,不设门槛、全渠道、全时段受理群众诉求。打造受理-整治-问效管理机制,对跨部门诉求、重难点问题、回访未解决事项通过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清单提级督办,按期办结各类问题89个,推动投诉办理从独角戏大合唱转变、从案件结事情了提升。针对解放碑、朝天门商圈景区商业噪声突出问题,联合多部门开展综合整治,规范商家57家次,暂扣音箱、喇叭器材16个。试点餐饮行业全过程闭环管理,安装210套在线监测设备,指导46家单位完成油烟治理。今年以来,全区共办理各类环境污染投诉383同比下降41.2%下降幅度超过全市平均18.7个百分点,生态报表相关指标排名全市前列。


重庆市渝中区生态环境局

202442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