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金融工作办公室关于政协重庆市渝中区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案第126号的复函

来源:区金融办 发布时间:2024-05-30 18:30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张荣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持续推进我区绿色金融大道建设,加快我区绿色金融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对渝中区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的关心和关注。按照您的提案建议,我办正加快推进相关工作,现将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目前工作推进情况

(一)印发规划方案,明确目标定位。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结合渝中实际情况,正式印发《重庆绿色金融大道发展专项规划》《重庆绿色金融大道建设实施方案》,聚焦“三区三中心”定位,将加快建设绿色金融机构集聚创新区、绿色低碳示范街区、重庆金融历史文化展示区,培育壮大绿色金融研究中心、创新中心、服务中心,并形成机构引进、创新试点、载体建设、政策支持、宣传交流5张责任清单,71个具体实施项目,将建设工作落实落细,加快打造为全市绿色金融集聚发展核心、金融历史文化风貌展示窗口、绿色低碳发展示范标杆。印发《渝中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核心区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形成24项核心工作举措及责任清单,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组织体系、优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绿色金融业务管理能力。

(二)倒排工序工期,打表推进实施。有效推进落实《重庆绿色金融大道建设实施方案》5张清单要求。一是关于绿色金融载体项目清单,新建一批、投入使用一批、绿色改造一批,并加快完善配套设施。目前时尚文化城项目正在快建设预计2024年底完工;复星国际中心、重庆来福士招商工作有序推进,最近三年引入超过10家金融机构;美丰银行旧址成功实施低碳化改造,并布局重庆金融历史博物馆暨成渝金融司法博物馆,正在推进中国银行旧址抢险排危工作。二是关于绿色金融机构清单,鼓励全国性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在渝中的绿色金融服务功能,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绿色金融研究中心。目前中银金租绿色金融中心正在加紧筹建。英大泰和财险、重庆银行洪崖洞支行正在申请全市第二批绿色金融机构。正在有序推进重庆金融历史博物馆配套工程,布局绿色金融成果展厅,引进重庆金融学会绿金委专委会、中新绿色金融工作组等。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建立绿色金融专业条线或部门、设立绿色特色分支机构,增强绿色金融要素集聚和辐射能力。2023年初,农发行重庆市分行、中国银行渝中支行、平安银行解放碑支行、重庆农商行渝中支行等四家机构入围全市首批绿色金融机构名单,占全市绿色银行总数的40%。实施“零碳”(低碳)机构网点示范建设,提升绿色金融专业化服务水平。支持农业银行解放碑智慧银行网点升级改造,打造智慧、便捷、绿色低碳的数字化交互式新金融体验场所。目前,全区集聚绿色类金融机构173家。三是关于绿色金融创新项目清单,加强中新合作,打造中新(重庆)国际金融数据港、中新金融科技产业园,落地金融服务、信息通信、数据交换、金融科技等领域合作项目。加强金融支持绿色建筑创新,联合区住建委,推动金融赋能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制定《老旧商业商务楼宇绿色化改造导则》,将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关口前移。支持重庆银行洪崖洞支行开发专属绿色金融服务产品“排污权抵押贷”,有效促进企业节能减排。截至2023年末,全区绿色贷款余额1311亿元、同比增长24.83%、全市占比19.1%。绿色债券余额为137亿元,全市占比34.2%,全市第一。四是关于绿色金融政策保障清单联合市级金融监管部门成立渝中区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全市率先成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专班,将相关产业主管部门、管委会纳入其中,加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印发《渝中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核心区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形成24项核心工作举措及责任清单,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组织体系、优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绿色金融业务管理能力。落地财金政策支持绿色建筑试点,在《渝中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试行)》政策框架下,商务楼宇绿色化改造可享受改造金额的30%、至高1000万元财政补贴。按照《渝中区鼓励企业挂牌上市扶持办法》,绿色企业上市最高奖励600万元。五是关于绿色金融系列活动清单2022年以来,先后承办第五届中新金融峰会主题会议及绿色金融分论坛、全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启动推进大会、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第六次联席会议,持续提升渝中绿色金融国际国内影响力。聘请双城经济圈专家智库团成员为渝中区绿色金融发展顾问,为渝中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三)活化利用文物旧址,持续强化产业导入一是加强对重庆绿色金融大道硬件投入。先后投资了3.2亿元开展重庆绿色金融大道街道空间、景观景点等改造,提升地面及建筑外立面品质超7.1万平方米。区康翔公司对解朝大道沿线重要节点中的项目进行摸排,根据节点的重要性及项目的可整合价值等因素,持续推动公园路16号、罗汉寺9号、罗汉寺庙街、九度酒店、泛华百强大厦、基良广场等重点项目的收购、租赁,并拟定资产整合计划,目前已成功收购“泛华百强大厦”、“罗汉寺9号”、公园路16土地使用权,并成功整合罗汉寺庙街、信义街32号(原九度酒店)物业,为解放碑-朝天门绿色金融大道的建设提供了有利保障。二是科学制定金融机构旧址群整体改造规划。制定《重庆绿色低碳示范街区建设规划》,与市级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旧址群业主单位签署合作共建重庆绿色金融大道协议,共同活化利用金融机构文物旧址,打造主题金融文博馆群。支持金融机构精心修缮川盐银行、交通银行、聚兴诚银行、川康平民银行等旧址遗迹,围绕近现代金融历史建筑开展升级改造,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打造主题金融博物馆群,定期举办系列金融展览、培训等公益活动,发挥金融教育功能,塑造渝中金融文化新名片。三是持续注入绿色金融新兴业态。加强与人行重庆市分行、重庆征信公司对接,探索在金融大道落地碳账户系统等基础设施。支持泛华大厦等更新改造,整体引入工商银行相关业务机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新华路84号项目的建设,筑巢引凤,下一步将重点引进绿色认证机构、绿色债券辅导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信用评级机构及各类绿色金融中介服务机构。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结合您的宝贵意见,区金融办下一步将在如下方面加强谋划与落实。
一是发挥好渝中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专班职能作用,区金融办、区国资委、区住建委、区生态环境局等产业部门加强联动,建立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深入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共同加强金融支持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沿探索,对标国内外先进经验,深化绿色金融比较研究,加强理论指导实践,加快建设重庆绿色金融大道

二是联动区属国有企业围绕绿色金融发展,通过环境整治、资产品质提升、建设项目一体化等方式,提升区域业态品质,加大存量楼宇整合利用;积极参与抗战金融遗址建筑群保护活化利用,充分利用历史文物,发挥文物资源的中心位置优势,以金融新兴业态为主题进行活化利用改造;采取自主招商、委托代理招商等多渠道多形式推进新兴业态引进和现有业态提升,加快我区绿色金融大道建设,达成城市形象提升、产业发展、业态升级相结合的多重效益,确保按期实现“三区三中心”的发展目标。

三是积极学习借鉴国内绿色金融先行区域成功做法。一方面可组织驻区金融机构、相关区级部门赴广州、湖州等地深度考察学习绿色金融发展先进经验,探索面向企业和个人制定绿色积分制度可行性,推动区域范围内绿色消费、绿色金融、绿色科技的全方位发展以及碳减排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进一步普及。另一方面也可用好重庆高级金融研究院等平台,邀请绿色金融资深专家来渝中区授课,共同推动渝中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四是不断完善绿色融资项目库、气候投融资项目库。会同发改、住建、生态、城管等部门发动企业积极推动绿色低碳产业、气候投融资重点项目入库。主动对接建行、光大银行等市级金融机构,搭建银企沟通平台,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金融支持,有序推进绿色金融、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强化绿色项目(企业)的挖掘、识别、包装及搜集,探索出台绿色建筑金融服务标准、绿色交通金融服务标准。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学习借鉴江苏“环保贷”、青岛建筑“减碳保”和“减碳贷”等模式,从碳金融、绿色信贷、债券、保险和基金等方面创新绿色金融、气候投融资金融产品,更好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此复函已经田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登录区政协委员履职平台填写办理回执,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渝中区金融工作办公室

2024524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