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金融工作办公室关于政协重庆市渝中区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案第263号的复函

来源:区金融办 发布时间:2024-05-30 18:10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民革区委: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载区能级的建议》收悉,感谢对渝中区建设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载区的关心和关注。按照您的提案建议,我办正加快推进相关工作,现将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目前工作推进情况

(一)完善新机制,全区上下齐抓共促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充分发挥区级工作专班职能作用2023年成立渝中区金融工作领导小组以及渝中区金融风险化解委员会,将四家市级金融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纳入其中,强化金融重大事项的统筹调度,市区协同推动渝中金融稳健发展。在全市率先成立绿色金融工作专班,强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的把舵定向和跨部门协调。2024年初,成立金融工作专班,围绕推进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载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核心区建设,统筹推进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二是完善区领导常态化走访市级部门机制。密切对接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重庆监管局等,保持存贷款余额及保费收入等数据常态化共享,定期开展交流座谈,形成专业分析研判,实现精细调度金融工作的聚力聚焦,同时全力争取监管部门招商支持和新机构牌照批准。三是坚持区领导联系服务金融机构机制。区金融办牵头按月分解金融指标任务,并将任务指标分类呈送四大家一把手以及相关区领导,区领导通过集中座谈、上门走访、电话沟通等方式详细掌握各金融机构日常经营情况,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助力金融机构做大做强。四是加强部门协同齐抓共促金融规模增长。压实产业部门、管委会、街道等责任,建立联合响应工作机制,推动关键时间节点总部企业资金资源在渝中沉淀。抓好政银企对接,高质量举办“金桥行动”融资对接活动40余场,围绕重点产业、重点行业,紧抓规上企业、大型企业,深度挖掘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共同助力规模提升。五是用好用活专家智库参谋助手作用。成立解放碑金融发展顾问委员会并举办首届年会,为渝中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发挥好重庆高级金融研究院、《当代金融研究》杂志社等院所智库作用,积极探索渝中金融发展新模式、新路径、新方法等,为做大渝中金融规模提供智力支持。聘请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双城经济圈专家库成员张翔为渝中绿色金融发展顾问,有效助推全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

(二)树立新理念,全员出动千方百计寻找金融业新增量

一是划分“责任田”全员推进区级重大活动。制定落实全体干部定期联系走访金融机构机制,班子成员在关键时间节点点对点上门专项调度重点金融机构。制定招商图谱,分配专人跟进。承办中新金融峰会、外资金融机构川渝行等重大活动时,科学建立接待组、材料组、会务组、统筹组等团队并将相关区级部门、全体金融干部纳入其中,齐心协力将活动办出亮点、办出水平、办出成果。二是瞄准新兴金融机构持续推进“招大引强”。推动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科技公司等新兴金融门类在渝中落地,不断丰富金融牌照。推动金融机构总部、区域性总部与渝中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共同开辟合作切入口,全力做大金融规模。落实专人重点跟进保险公司、外资银行在在渝中设立重庆分公司(分行),组建专班跟进地方法人银行理财子公司、全国性银行网贷运营中心设立进展,争取在渝中落地并出账。三是紧抓央地合作契机寻找新赛道20238月,市委主要领导率队到北京走访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对接工作,深化央地合作,加快共建西部金融中心,未来落地项目涵盖金融科技、网络贷款运营、异地灾备、金融创新实验室等领域。渝中区借机创新打造数字金融后市场服务体系,推动设立数字金融纠纷投诉中心、商事调解中心、网络仲裁中心,建立快立、快审、快执司法解决机制,打造西部一流金融赛道。五是积极争取新金融业务示范试点。印发《渝中区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开展“五一”“618”“西洽会”数字人民币推广促消费活动,协调驻区银行免费发放消费券200余万元,惠及消费者10万余人次。联合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等市级单位,打造支付便利化示范区并举办启动仪式,升级改造可受理境外银行卡POS200台,切实提升金融消费便利度,营造良好金融氛围。五是跨区域合作增强渝中金融竞争力。分管金融区领导赴上海挂职,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先进金融经验。深化与成都锦江、青羊、金牛区合作,交流互鉴共促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与农发行重庆市分行合作,强化对巫溪等地的金融对口帮扶,金融力量赋能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储备新载体,全维协同构筑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空间

一是制订楼宇规划强引领。立足楼宇空间布局和业态分布现状,围绕全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明确各区域范围内重点楼宇功能定位。依托“重庆金融街”金融总部集聚区、重庆绿色金融大道示范区、解放碑—朝天门外资金融集聚区、两路口—化龙桥金融拓展区建设,重点在解放碑朝天门片区发展以现代金融、商业商务和专业服务为主导产业的楼宇经济极核,打造一批金融、总部等特色产业楼宇;在化龙桥国际商务区发展以商业商务、专业服务、外资外贸为主导产业的楼宇经济产业园,打造一批新兴金融、外资外贸等特色产业楼宇。二是拓展发展载体拓空间。梳理重点楼宇改造清单,推动绿色化、智能化改造,积极引导符合条件、有改造意愿的邹容广场、环球大厦等建成时间长、税收产出高的楼宇结合产业规划和市场需求率先开展改造升级。选取复星国际、交行大厦等地理位置优越、企业入驻率低的重点楼宇,明晰楼宇产业定位,逐栋梳理关键难点卡点,围绕降低楼宇空置率、提升招商落地率、增强纳税贡献率三大重点,政府、协会、产权方(运营方)三方联动,科学制定盘活方案,“一楼一策”推动楼宇焕新升级。加速长滨沿线、中山三路、大坪正街等项目前期策划工作,结合产业规划,谋划打造一批总部经济、现代金融等特色产业楼宇。三是集成扶持政策优环境。鼓励金融机构改造办公楼宇,以载体更新盘活为抓手,围绕楼宇实施公共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和智慧化改造更新给予补贴支持。支持金融机构以整合分散产权为目的购买楼宇,鼓励加大楼宇统一运营力度,对自持比例超50%的楼宇给予一定的支持。以打造专业特色楼宇为亮点,引导楼宇加速集聚特色产业企业,对产业聚集度高于50%以上的楼宇给予认定和支持。加大楼宇服务力度,帮助协调解决车位资源等问题,助力金融企业安心发展。四是探索“飞地金融”促合作。目前,渝中区正与巫溪县合作探索“飞地建园”,以金融、商贸、效益农业、生态工业、人文旅游等产业为主攻方向,成功落地招商引资项目2个、签约合同额5亿元,策划协同招商项目10余个、30余亿元。下一步,将聚焦金融等主导产业,进一步做精做细园区发展规划、项目策划、招商计划,谋划好年度协同招商工作;开展两地企业交流互访活动,助力飞地经济发展;研制专项政策,助力“飞地园区”建设。同时,以西洽会、智博会等重大展会为基础,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陕地区为重点,开展“走出去”“引进来”,协同招引一批企业落户“飞地园区”,切实加强渝中金融业务跨区域合作。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结合您的宝贵意见,区金融办下一步将在如下方面加强谋划与落实。

(一)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区委金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决策作用。定期召开区委金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审议全区金融发展规划、重大事项、政策措施等,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同时,区金融办发挥好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作用,严格落实区委、区政府对全区金融工作的安排部署,落实落地书记、区长带队走访重点分行总行达成的一系列战略合作意向。继续发挥好区级领导联系服务金融机构的高位对接作用,统筹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推动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载区、西部陆海新通道金融服务体系、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核心区建设等各项重大任务。坚定信心,顺势而为,紧盯目标,全力攻坚,务实推进,向既定目标迈进。

(二)加强现代金融机构招引培育力度,提升各类金融集聚能级。深化建设重庆金融街金融总部集聚区、重庆绿色金融大道示范区、解放碑—朝天门外资金融集聚区、两路口—化龙桥金融业拓展区,持续优化空间布局,形成“全域金融服务全产业”新格局。加快建设金融科技创新示范区,打造中新金融科技产业园。加强与国内头部电商平台合作,争取引进落地消费金融公司。与市级金融监管部门良性互动,争取信德人寿、北京人寿、大家人寿等保险法人及分支机构尽快获批筹建。及时把握招商信息,带队走访农行重庆市分行、中信银行重庆分行、华夏银行重庆分行、浙商银行重庆分行等,争取总行、分行、地方政府联动,在渝中落地数字化业务运营中心、网络贷款运营中心等项目。

(三)加强聚力金融核心指标增长,全力做大渝中金融规模。一方面注重区内挖潜。重点跟踪区内9家分行、11家百亿级支行、2家金租公司,建立“一行一目标一专班”工作机制,加强指标调度,抓好增量靠前的重点机构,避免金融指标数据大起大落。同时,密切关注增长乏力,降幅较大的金融机构,共商合作路径,助力业务拓展。建立每周动态监测研判分析机制,点对点对接金融机构关键责任人,加强异常波动预警。另一方面注重区外挖量。加强与区外18家分(总)行的合作,与中信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浙商银行、三峡银行、重庆农商行等分(总)行签署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按“成熟一个、签署一个”推进,与渝中区形成新的合作机制,力争对渝中金融形成共成长共发展格局。密切对接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重庆监管局、重庆证监局等上级部门,定期开展交流座谈,实现招商信息对接和牌照支持。

(四)加强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做优金融“血脉”滋养效能。引导金融资源重点投向科创、绿色、普惠、养老等领域,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积极创建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统筹发挥财政、货币、监管政策激励约束作用,推动形成政策合力,促进形成普惠金融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高质量开展好融资对接“金桥行动”,策划举办渝中“五大片区、十大项目”、老旧小区改造等融资对接专场,推动“城人产科金”融合发展。加快金融领域数智化转型,形成“科技+金融+产业”数字化发展新格局。继续做好“助企贷”“文旅贷”等政银合作产品宣传推广,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深入实施企业上市“千里马”行动,提升直接融资占比。鼓励上市公司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融资功能,扩大直接融资,重点跟踪太阳能、渝开发、重庆水务的再融资进程。推动各产业部门建立分行业的拟上市企业储备库,及时将财务数据良好、有上市潜力和意愿的企业纳入拟上市企业储备库,做好上市宣传培训,加快千叶眼镜、渝欧跨境等重点企业上市进程。

(五)加强全区服务金融机构新格局的形成,形成齐抓共促金融高质量发展新合力。科学构建激励机制,探索制定《渝中区关于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及时出台《渝中区打造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载区工作方案(2024-2027年)》,政策保障拉动金融规模稳健增长。各部门、管委会要主动开展融资对接“金桥行动”,掌握联系企业的在区的开户情况及资金归集;辖区各类建设项目要注重与辖区银行的服务合作;政务类保险产品要鼓励与区内保险机构合作开发。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要积极与辖区金融机构开展党群联建,把金融机构纳入社会单位评先活动,在载体服务、城管服务、反诈宣传、金融保险业务推广等方面形成合力,提供便利。增加金融界党代表、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职数。加大对渝中金融中心的氛围营造。加快兑现2023年度企业扶持政策;协调解决恒丰银行办公楼改造、扩租补贴、寻找食堂等需求;推动农发行、光大银行办公职场置换;助力交通银行分行老大楼去化;部门协同推动解决中国银行、广发银行历史遗留问题等。常态化做好金融高端人才医疗优诊、子女入学等服务保障。动态梳理政府金融资源8张清单,发挥好杠杆撬动作用。办好《当代金融研究》杂志,支持重庆高级金融研究院做大做强,增强渝中金融软实力。定期举办干部金融知识培训班,提升干部金融素养;开好解放碑金融发展顾问委员会年会,借智借力共谋发展。

此复函已经田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登录区政协委员履职平台填写办理回执,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渝中区金融工作办公室

202452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