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民建区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碳减排支持工具在渝中区的应用建议》(第050号)收悉。经与区金融办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我区于2023年5月制定并印发《渝中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在方案中,明确了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等工作任务。渝中区是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核心区、重点区,绿色金融区县发展名列前茅。
一是绿色金融保障措施完善。在全市率先成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专班,加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印发《渝中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核心区实施方案》,持续落实落地《重庆绿色金融大道发展专项规划》《重庆绿色金融大道建设实施方案》工作要求,加快打造绿色金融机构集聚创新区、绿色低碳示范街区、重庆金融历史文化展示区等“三区”,培育壮大绿色金融研究中心、创新中心、服务中心等“三中心”。
二是绿色金融产融融合紧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区金融办紧抓全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政策机遇,持续壮大绿色金融产业。引导驻区金融机构优先对绿色环保、清洁能源等企业客户提供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发行绿色金融债,鼓励企业发行中小企业绿色集合债、碳中和债等创新型产品,支持保险公司积极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绿色建筑性能保险等产品创新。2023年,渝中区绿色贷款余额1311亿元,同比增长24.8%,余额占全市19.1%、位居区县第三;绿色债券余额137亿元,全市占比34.2%、区县第一。
三是绿色金融大道集聚效应不断提升。经过数年的培育打造,重庆绿色金融大道基本形成了以金融业为主导,专业服务业、商贸业、文化旅游业等为支撑的资源高度集聚的产业发展体系。在大道周边,搬迁入驻渣打银行、星展银行、大华银行等一批外资金融机构,新设立信达证券、重庆银行文旅支行等一批内资金融机构,新授牌农发行重庆市分行、哈尔滨银行重庆分行、中国银行渝中支行等一批绿色金融机构,新落地成渝金融法院、重庆金融历史博物馆暨成渝金融博物馆、成渝银行保险业“五协会一中心”等一批金融配套机构。截至目前,重庆绿色金融大道聚集银行、保险、证券、金融租赁、资产管理等 法人及区域性总部金融机构100余家,占全区约60%,以及 德勤、安永、普华永道、戴德梁行、仲量联行、世联行等品牌及重点专业服务机构70余家,占全区约50%,金融相关机构总数居全市前列。
二、下一步重点工作
借力重庆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依托解放碑、朝天门等重点区域,全力争创国家级绿色金融核心区。对接“长江绿融通”平台,建立绿色信贷管理系统,设立绿色信贷快速审批通道,支持新设各类绿色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向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以及绿色服务等领域的企业、项目进行投资,规范发展绿色项目融资,绿色贷款余额、债券发行量保持全市前列,全力支持全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商业银行为主体,推行“碳达峰”绿色低碳主题系列理财产品,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助力全市绿色交通装备及设施建设等。稳妥开展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探索碳资产配额回购、核证资源减排量置换等碳金融产品创新。加快完善绿色金融载体,到2025年,集聚绿色金融相关机构10家以上。
此复函已经呙劲枫书记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渝中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