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关于区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第001号提案的复函

来源:渝中区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5-05-23 10:50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区政协教科卫体委、民革区委会、区政协提案委:

您在区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中提出的《关于支持建设“西部算力协同创新中心”推动渝中区算力基础设施和算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001号提案),已收悉。经与区发改委、区科技局、区经信委、区人社局、数字经济产业园管委会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是高位统筹强引领,战略布局谋新篇。区委、区政府提前谋划、迅速行动、积极落实,主动融入渝哈算力走廊建设。20246月率党政代表团赴新疆哈密市考察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西部算电协同创新中心”。为深入推进渝哈两地战略合作,2025年渝中、伊吾两地以算力合作为牵引,在数字政府、数字教育、数字医疗、数字文旅、人才交流等方面深化合作,签订具体合作协议,共同构建跨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二是政策创新强支撑,需求挖潜夯基础。聚焦“疆算入渝”战略,开展全区全面算力需求调研工作,累计收集重点企业算力需求32项,形成《渝中区算力需求汇总表》,精准匹配供需两端。迭代构建我区“3+X+N”产业扶持政策体系,修订出台软信十条政策和渝中区促进算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即将出台《渝中区算力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作为顶层规划设计,引导未来产业发展。

三是区域协作强联动,双向赋能促共赢。依托伊吾县算力产业核心优势,区大数据发展局牵头与伊吾县数字化发展局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 2025310-12日,赴伊吾县实地考察算力基础设施建设。424-25日,接待伊吾县调研团走访区数字化城市运行治理中心、区职教中心、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以及趣链数科、中电智安、华智未来、数康科技等多家数字经济企业,并围绕两地资源共享、产业互补、城市更新等领域开展座谈交流,推动渝中、伊吾两地算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是载体建设强根基,产业聚链筑高地。加速推进“西部算电协同创新中心”纳入全市算力产业发展体系,同步争取市大数据局支持,开展市级算力产业园申报工作。聚力招商引资,大力招引算力龙头企业,成功推动壹永科技总部落地渝中,于522日正式开业;支持直真科技打造西部产业创新算力调度服务平台;加快硅基智能、千方集团中交兴路、北京比格大数据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完善算力经济生态布局。

(二)西部算电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情况

2024524日,市委六届五次全会进一步明确加快建设“绿色高效的新型能源算力枢纽”等九大关键枢纽。为进一步落实市委工作部署,在市大数据局指导支持下,渝中区委、区政府提前谋划、迅速行动、积极对接,联合新疆哈密市政府、视联动力、重庆移动加快建设“西部算电协同创新中心”,加快推动算电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迅速组建工作专班。邀请国家信息中心、重庆移动、哈密能源研究院等专家领导多次参与“西部算电协同创新中心”规划设计,完成全区算力需求摸排、渝哈算力传输试点应用等具体工作。二是创新设立运营模式。设置“一中心一公司”运营体系,“一中心”即联合建设“西部算电协同创新中心”,定位综合性产业发展平台,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已获市大数据局作为业务主管单位批复。“一公司”即联合渝新有关主体成立专业公司,统筹建设西部算力网络,已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三是加快构建算网设施。打通哈密——重庆100G超大带宽算力传输通道,实测重庆——哈密超6435公里传输时延36毫秒,优于国家一体化算力网标准。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号提案中,提案者以科学的精神、专业的水准,提出了我区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和算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西部算电协同创新中心推进力度不够;二是应用场景不够,算力供需结构失衡,导致区内本土算力消纳规模不大,中小企业算力需求亟待激发;三是产业协同发展不够紧密,算力产业链条延伸和拓展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局将针对我区算力基础设施和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会同有关协办单位推动渝中全面融入全市“疆算入渝”、渝哈算力走廊建设,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深挖算力需求,打出“组合拳”全面提升算力供给市场竞争力,配套形成产业人才资金系列机制政策,助力渝中算力产业发展延链、补链、强链,培育繁荣发展的算力产业生态,切实推动一号提案提出的建议落实落地。

(一)强化高位统筹和顶层设计。一是争取上位支持。区委、区政府向上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推动渝中全面融入全市国家西部算力枢纽、西部算力网络创新通道、国家算力产业示范基地以及“人工智能+”创新城市建设,推动渝新两地提级建设“西部算电协同创新中心”,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园申报建设全市算力产业园。积极争取市经济信息委、市大数据发展局、渝富集团等市级部门单位项目支撑,推动中心加入“重庆市算力产业协会”。二是确保高位推动。区政府牵头成立工作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负责各项事务统筹协调,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负责协调各方资源,督促事项落地,区大数据局和数字经济产业园管委会任牵头成员单位,负责具体任务推进执行。建立定期会议调度机制,及时掌握重点工作推进情况,研究解决重大事项和困难问题。三是强化顶层设计。对标对表市级算力高质量发展规划,由区大数据局牵头制定《渝中区算力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年—2027年)》,构建渝中算力产业发展体系,着力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西部算力创新高地、算力应用示范高地、算力交易结算高地、算力与AI研发高地、算力人才培育高地。

(二)强化算力应用和算力需求挖潜。一是面向城市更新、综合治理、安全保障、教育卫生、智慧生活、建筑楼宇及全区“4311”现代产业体系算力应用需求,鼓励企业开展算力应用研发创新,积极探索以新型能源与算力融合发展为依托的多元算力新模式,支持视联网V2V协议在“东数西算”整体工程中的应用,深化行业数据和算力协同,打造“算力+”应用场景样板。二是在市大数据局指导下,将渝中“西部算电协同创新中心”可调度算力资源融入市级算力资源池,推动与数字重庆公司资源合作,实现与长安汽车等重点车企在算力供给、算法模型训练、高质量数据集等领域合作。三是区科技局积极争取市科技局大力支持,主动跟进市级科研科创领域算力平台建设规划,争取对接相关算力需求落地渝中。支持我区科技领军企业、产业链龙头企业牵头承担全市重大重点科技专项,优先对算力经济企业进行市区合作引导资金项目推荐,推动算力赋能传统行业转型发展,打造高水平典型示范应用。四是深入挖潜华智未来、数康科技、弦力场等重点企业算力需求,推动AI在服装设计、数智文旅、结核病及癌症早筛、影像质控及慢病管理等方面场景应用落地。

(三)强化绿色普惠算力供给体系构建。由区大数据局、数字经济产业园管委会牵头,在“一中心一公司”工作模式下,一是加快建设西部算力网络。联合视联动力等链主企业建设跨云跨网算力互联互通平台,全面打通“疆算入渝”哈密-重庆骨干节点算力网络创新通道,优化构建西部算力网直连通道,确保绿色普惠高质量算力的稳定供给与输入。推动渝中区与重庆城市算力网互联互通,构建算力网与视联网一体化的算力网络新模式。推动渝中区视联网点位延伸覆盖,深化拓宽算力入户、入企、入园、入校网络接入与服务范围。二是探索“算力飞地”发展模式。以“算力飞地”“以数换地”等形式与新疆等地区开展合作,联合中国铁建等建设单位联合申请新疆(哈密市)算电项目,进一步推进智算中心、算力池、传输网等基础设施完善,推动区内低时延需求数据的存储与计算转移。探索算力飞地税收分享机制,根据项目实际投资规模、运营效益及业务贡献比例在“飞出地”和“飞入地”间合理分配税收。三是优化边缘算力资源供给。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布局建设边缘数据中心,促进“云边端”协同发展,服务本地自动驾驶车辆、无人机、数字内容、结算支付、视频监控服务、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等相关业务,提升数据实时计算与业务处理能力。四是推动算力协同调度运营。加快构建渝中算力调度服务平台,并实现与国家(西部)算力调度平台互联互通。推动渝中区与东部、中部地区算力需求旺盛城市“结对子”,联合开展算力协同调度,探索建立跨地区算力调度、网络传输、算电融合、运营服务、交易结算、收益分配等算网协同机制。

(四)强化产业链条完善和生态营造。一是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4311”现代产业体系和新质生产力核心赛道,大力开展场景招商、产业链招商,定期举办场景对接活动,精准、定向招引一批掌握产业链资源配置、上下游协同能力强的算力总部企业、地区研发中心、行业头部企业,统筹衔接专业特色楼宇打造行动,打造具有辨识度的算力产业集聚区。二是加强在区企业技术能力、核心产品(服务)、重要合作对象、单项冠军等各维度清单梳理,推动提升域内企业、行业企业交流协作能级,推动视联动力、华智未来、数康科技、趣链科技等优质链主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业务伙伴,招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渝中。三是拟于7-8月举办西部算力产业峰会,邀请相关国家部委领导、专家学者、重点企业等齐聚一堂,会上将发布算力行动规划、算力产业支持政策、疆算入渝典型应用示范场景等,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交流,促进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提升重庆算力产业整体竞争力。四是区大数据局、数字经济产业园管委会牵头完善常态化的算力应用场景征集、遴选和发布机制,系统布局一批AI大模型场景开放“揭榜挂帅”项目,加快建设西部算电协同创新中心展示大厅,集中发布一批算力应用典型案例和行业大模型示范产品。

(五)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和平台建设。一是加快培育创新主体。依托“双倍增”行动计划实施,引导算力企业加大对技术、人才、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研发投入,大力培育算力经济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算力企业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创新联盟、博士后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等,不断提升我区算力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二是加快建设创新平台。围绕算力经济方向,聚力建设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支持“西部算电协同创新中心”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构建产学研金用合作平台,联合中电算力、华智未来推动建设“重庆算力及网络安全示范基地”,落户大数据协同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西南研究院、信创与网络安全示范服务中心及西部算力产业联盟西南分部,推动技术应用创新和算力产业发展。三是强化先进技术应用。充分发挥“视联网V2V”协议等拳头产品技术优势,支持“西部算电协同创新中心”加快建设联合实验室,推动“视联网V2V”协议应用于“东数西算”整体工程,加快研究推出基于相关技术的十万卡智算集群和超高速国产化安全智算中心解决方案,加强算力与数据、算法融合创新。四是支持开展技术攻关。支持我区算力领域领军和骨干企业,通过企企联合、校企联合等多种方式,积极争取市级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重大(重点)专项支持,开展行业核心技术攻关,推进关键技术问题研究,促进算力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的集成研发和规模化应用。

(六)强化产业人才资金政策保障。一是产业发展方面。加快推进“软信十条”政策修订,指导算力企业申报重点软信企业、“北斗星”“启明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企业技术中心等荣誉,鼓励算力企业申报市级重点专项资金。加快推进渝中区重点软件企业征集认定工作,高质量做好“满天星”行动计划奖励资金使用工作。加快推动市大数据局、渝中区政府与哈密市合作协议落地,推进渝中区与伊吾县结对发展,探索渝哈两地共同制定“算力券”“模型券”等奖补措施,探索弹性带宽、任务式服务、数据快递等创新服务模式,降低中小企业综合算力使用成本。二是人才引育方面。区人社局在算力行业中进一步加大“黄金十二条”“青创十条”等政策宣传力度,持续举办“才聚渝中·智汇半岛”系列活动,积极对接全市人才引进“渝跃行动”,通过“揭榜挂帅”“揭榜招贤”等方式引进一批高层次算力人才、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青年人才等。大力支持、积极指导重点产业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建成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数字技能人才培养平台。持续推动“渝才荟”平台运用,做好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三是金融支持方面。区发改委加快推动“3+X+N”产业扶持政策体系制定出台,积极对接和争取算力经济发展市级政策和专项资金,统筹各类产业资金、引导基金,加大对算力重点企业、项目、平台载体、特色楼宇和创新集聚示范区支持力度。加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建设,扩大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推进科技创新再贷款等的规模,支持更多算力企业获得高质量金融支持。

此答复已经渝中区大数据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登录渝快政数字政协提案系统填写办理回执,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渝中区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

                                            202552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