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区委:
贵单位在区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促进就业创业工作的建议》提案,已收悉。感谢贵单位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关注。现答复如下:
一是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入落实各项创业保障政策。针对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农村自主创业农民、脱贫人口等重点人群,根据重庆市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我区出台了《关于做好创业担保贷款相关工作的通知》(渝中人社〔2020〕172号),将创业担保贷款额度由市级文件规定的20万元上限提高至30万元,将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由申请人自行承担LPR-150BP利率以下部分,调整为贷款利率范围内全额贴息,放大了政策性贷款的惠民效应。截止到今年5月,渝中区累计向34家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共计982万元,带动95名劳动者就业,落实财政贴息82.49万元。同时,认真执行《关于开展重点群体一次性创业补助工作的通知》(渝人社发〔2018〕117号)文件,通过工商、社保等信息大数据比对摸排辖区内符合政策申报条件的脱贫人口、复员转业退役军人、登记失业的离校2年内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为其提供8000元的重点群体一次性创业补助。
二是以政策稳定就业,加大重点群体就业援助力度。积极落实政策服务,发放用人单位社会保险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就业见习补贴等共1066.63万元;坚持政策找人,落实免申即享,提供“一人一策”专项服务,共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及低保补贴2.5万元,审核发放公益性岗位社会保险补贴及岗位补贴14.16万元。全力强化困难帮扶,对困难高校毕业生上门开展“送岗位、送政策、送培训、送服务”的四送活动,并提供定制化培训服务。
三是以培训提升就业,实施职业技能培训。2022年,我局紧紧围绕重庆市“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以就业为导向,以辖区重点产业和33条产业链的技能人才培育为重点,面向城乡各类劳动者,全力开展企业在职职工技能提升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全年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651人次,通过集中开展专业化、特色化的有效培训,较好的促进高校毕业生、进城务工人员等群体实现就业。
四是以服务方便就业,打造“数字就业”应用。2022年以来,综合运用“元宇宙”、就业沙龙、就业超市等新颖独到的活动形式,陆续开展2022年“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金秋招聘月”暨高校毕业线上专场、渝中·锦江2022年高校毕业生冬季线上招聘会等系列活动,筛选700余家企业提供岗位1.96万个。建立“高校毕业生求职微信群”“规上企业HR群”,实时征集人才需求、推送招聘信息。重庆智能就业网平台发布用工信息1350条,提供3812个岗位,开展职业指导服务1万余人次。
2023年,区人力社保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市人力社保局、市就业局下达我区年度各项就业创业任务目标为重点,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
(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海报、宣传手册、公交站台大屏、微信公众号、政策宣讲会等方式,将线上、线下相结合,多渠道扩大创业担保贷款、重点群体一次性创业补助、用人单位社会保险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就业见习补贴、培训政策的宣传范围,深化政策知晓度。
(二)加强创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孵化基地载体建设。培育选拔一批创新创业服务工作者,力争在每个街道有创业指导员,每个创业载体和创业服务机构有创业导师。推进创业服务工作者进校园、进社区工作,为辖区内有需要的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导等专业化、定制化的创业服务。提高创业孵化载体服务水平,加速形成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开放式综合服务载体,推动创业载体的孵化服务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转变。
(三)加快推动重点群体就业。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全力抓好就业岗位供给、服务方式创新等工作,促进重点群体尽快实现就业。深入开展“就在山城·渝创渝新”就业创业品牌宣传,积极拓宽“线上+线下”宣传渠道,公布就业政策清单和网上申领渠道。鼓励企业扩岗稳岗,持续做好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用人单位社保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等各项补贴的审核发放工作,为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加油助力。
(四)加深重点群体培训强度。以就业为导向,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培训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和中职院校、培训机构合作,按需开展订单式、定向式、项目制培训。全面落实职业培训补贴和高技能人才补贴政策,着力推进职业培训学校规范办学、诚信发展,整合培训资源,突出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实力,把培训与就业创业紧密结合,突出培训实效性。
此答复已经张道建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贵单位有什么意见,请登录区政协委员履职平台填写办理回执,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渝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5月24日
(联系人:王靖雅,联系电话:023-6355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