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区社会救助工作执行情况
(一)救助对象情况
截至8月底,全区有低保对象7584户、9356人,占全区人口的1.78%,较上月底净减少12户、18人;特困人员625人,较上月底净增加15人,其中集中供养75人、分散供养550人;低保边缘家庭202户,较上月底净增加3户。
(二)资金发放情况
本月发放低保金645.07万元, 1-8月累计发放5126.8万元;发放特困供养金72.33万元,1-8月累计发放538.83万元;临时救助206人次、金额72.67万元。同时,按照市民政局、市财政局相关文件要求,为7月在册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发放价格临时补贴,标准为低保对象每人31元、特困人员每人31元,全区共为9374名低保对象、610名特困人员发放30.95万元。
(三)街道工作情况
南纪门街道在渝中区民政局指导下于2022年8月17日开展“救助通”小程序集中测试。包括南纪门、解放碑、朝天门三个街道共计50余名救助员参加。各街道救助员在现场实地操作“救助通”小程序,进行资料采集、信息录入操作,验证小程序的准确性,测试工作圆满完成。此次测试是为进一步完善“救助通”各项功能,以便尽快在全区运用“救助通”小程序,为困难群众提供更快捷、便利的救助服务。
七星岗街道近日组织各社区对救助对象进行了入户走访。一是开展政策宣传。入户宣传“救助通”小程序,向救助对象讲解“救助通”小程序的操作方法,让救助对象学会在“救助通”小程序上申请低保、特困、资格认证等,体会便利的救助服务。二是“看、听、问”结合掌握情况。“看”其家庭实际生活状况及居住情况,“听”低保群众介绍自己身体健康状况和家庭经济来源情况,“问”邻居了解救助对象生活状况。三是做好动态管理和核查比对。加大与户籍民警沟通力度,掌握救助对象中劳释人员动向,及时核实刑拘情况,做到应退尽退。
二、全区流浪乞讨救助工作情况
2022年8月,我市连晴高温,为认真做好极端天气下主动救助工作,我区持续开展“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确保流浪乞讨人员生命安全:一是区民政局统筹做好高温炎热天气下主动救助,安排专人、专用车辆,每天不定期对辖区进行救助巡查,及时发现并主动实施救助,坚决防止因炎热、疾病等原因导致人员伤亡事件的发生。二是各街道整合民政志愿者、城管队员、派出所民警等力量,组成联合巡查救助队伍,进一步加大对车站码头、繁华地区、地下通道、桥梁涵洞、建设工地、闲置楼盘等地的巡查救助。其中,上清寺街道组织民社办干部、救助志愿者对辖区嘉陵江沿岸河滩、牛角沱轨道交通站等重点场所进行全面排查,对发现的流浪人员积极宣传救助政策,同时发放相应救助物资;石油路街道加强与公安、民政、应急等部门联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在虎头岩公园流浪多年老人救助问题,帮助其查清户籍信息后,由民政、街道护送至车站资助返乡。三是认真做好人员甄别,主动实施分类救助。本月全区共计资助2名临时遇困人员返乡车票,护送2名危重病人至定点医疗机构救治,开展街面劝导105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