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市古树名木超3000株 渝中为古树办“身份证”

来源:重庆渝中 发布时间:2022-01-06 15:19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古树名木是活的文物,是自然界和前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重庆城市的古树名木亦是一样,见证着城市的变迁,承载了历史的记忆:有革命先驱杨闇公、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兄弟俩种下的橙子树,有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从上海引进的法国梧桐,有无产阶级革命家赵世炎栽植的皂荚树……

1月5日,重庆市第五次古树名木普查结果新闻发布会在鹅岭公园召开。据了解,自2020年12月启动,历时一年多时间的重庆市第五次城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备资源普查工作已圆满完成,而此前开展的四次普查,收录的古树名木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最大树龄超1000年、最高树高达32米,普查发现重庆古树之最

据悉,此次普查范围为各区县(自治县)所辖街道、建制镇的城镇规划区。树龄在300年以上的树木为一级古树;树龄在100年以上,300年以下的树木为二级古树;树龄在50年以上,100年以下的树木为古树后备资源。国内外稀有的以及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为名木。

普查结果显示,重庆市共有城市古树名木3572株。其中,一级古树186株,占古树总数的5.21%;二级古树3373株,占古树总数的94.43%;名木13株,占古树总数的0.36%。另外,各区县还上报城市古树后备资源1843株。

通过普查,也发现了一批城市古树之最。如树龄和胸围最大的古树,是位于江津区白沙镇9号的黄葛树,树龄达1000年,胸围达10.13米,需要六个人才能合抱,其平均冠幅达到29米。最高的古树位于石柱县枫木镇的青冈树,树高32米,树龄110年,平均冠幅11米。单种数量最多的古树是黄葛树,数量2168株。

此次普查之后,重庆城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备资源都已整理在册,以便今后进行精细化管理,挖掘古树名木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加大对古树名木和古树后备资源的保护力度,保护好城市的历史文脉。

“一树一策”建档立案,渝中区为古树办“身份证”

渝中区作为重庆母城,近年来也在古树名木普查、复壮修复、建档立案等方面下功夫,创新保护举措,提升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成效。

近年来,渝中区开展全区古树名木普查工作,对照前四批古树名木台账对古树名木进行摸底,并重新制作悬挂带二维码的标牌,市民可通过微信扫一扫,查询古树名木的树名、树龄、冠幅等基本属性信息及相关故事传说,让每一株古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身份信息,方便市民探索古树背后的故事。

此外,渝中区还按照“一树一策”的方式,对古树名木进行病虫害防治处理,优化其生长环境,对重点区域古树加装绿化护栏实施保护,确保古树名木正常生长。

据渝中区城管局介绍,目前,渝中已进一步完善了古树名木基本属性、位置属性等相关属性信息及影像资料,并对古树后备资源开展普查,包含古树名木94项属性信息和古树后备资源81项属性信息,形成“一树一档”资料,将管护责任落实到人。下一步,渝中区城管局将对已普查建档的古树名木和古树后备资源进行挂牌,实施保护,守护好这些城市植物“精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