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在2021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廖克力手捧奖杯向观众致意。
【颁奖词】不完美的身体里,藏着伟岸的信念和力量。历经磨难,自强不息,你扛着重庆与国家的骄傲,在世界颁奖台上,绽放出生命的万道光芒。——为国争光化奋鹏
一人一光,汇成满城璀璨。照亮周遭,也温暖世人。2月28日晚,2021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颁奖典礼在广电大厦举行。“为国争光化奋鹏”,自强不息三战残奥终夺金的渝中独臂青年廖克力走上颁奖舞台,现场分享他的拼搏故事和励志人生。“从小父母就告诉我,要主动去适应社会,而不是让社会来适应我”“我最想感谢的是我自己”,廖克力的故事伴着温暖和感动,给人鼓舞和启迪,赢得了现场观众一次次的热烈掌声。
5岁时,廖克力因意外截肢成为肢体二级残疾人。他没有消极逃避,积极面对人生,刻苦训练,走上乒乓球职业训练之路,进入中国残疾人乒乓球国家队,在东京残奥会上,夺得乒乓球男子团体6-7级金牌、乒乓球男单7级铜牌,扛着家乡人民的骄傲站上世界领奖台,实现残奥会上重庆籍选手金牌零的突破。
在他不完美的身体里,藏着伟岸的信念和力量,也激发起人们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斗志。“‘感动人物’是荣誉、是鼓励、是肯定,更是使命、是责任、是担当。”廖克力希望,自己的成长经历能给更多人带去向上滋养,在大家遇到挫折,感觉气馁,心生放弃的时候,给人以激励。
润物,细无声
“3月1日起进入集训期,备战杭州2022年亚残运会。”谈起近期计划,廖克力说,备战亚残运会是他近期生活的主题。在国家队发出“征召”前,他会先在重庆参加市残联组织的封闭式训练。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如果参加活动,我可以向教练争取请假。”廖克力说,希望自己的经历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事实上,在廖克力参加完第16届残奥会和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回渝休整的这段时间,已经给了太多人鼓舞。他走进中小学校园,为同学们分享心路历程、作励志报告,让同学们充满拼搏的力量;他深入街道社区,与青少年一起打乒乓球,分享人生经历和感悟,激发青少年发扬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
“我会努力训练,打好即将到来的世锦赛和亚运会,力争参加2024年巴黎残奥会,再为国争光。同时,我也会把传递正能量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廖克力还谈起他传递正能量的办法——可以用自己的更新成绩,传递拼搏的力量;参加公益活动,面对面给人鼓舞;还可以通过微博、抖音号,传递精气神。“总之,我会想尽办法,为在人生路上乘风破浪、阔步前行的朋友们加油打气。”
再难,不言弃
说起人生路上的乘风破浪,廖克力很有发言权。
5岁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让廖克力成为肢体二级残疾人。11岁的他和父亲到大田湾体育场玩,巧合地被启蒙教练相中,一句“廖克力是个苗子”开启了乒乓人生。
乒乓球这项运动对手指、手腕力量要求很高,发球的精准度及对球的控制力都需要依靠手指和手腕。这让手受伤的廖克力经历了健全人无法体会的艰难。
“很沮丧,想放弃,经常哭。”廖克力说,手握不住球拍,球拍“乱飞”;球也打不上台面,球也经常“乱飞”。加上受伤后,皮肤脆弱,手指和虎口常被磨破,疼痛难忍。而让他坚持下去的都是些“笨办法”——父母、教练、小伙伴的鼓励,自己本身不服输的要强劲儿,让他在一次次哭完鼻子、自我冷静后,又一个球一个球地练、一板一板地打,几个月过去,球拍和球“漫天飞舞”的频率少了很多。
为了打破身体状况对球技提升的局限,廖克力需要付出成倍的努力。健全人用一个星期、半个月就能掌握的技术,他要用一个月,甚至两个月时间才能掌握,不仅如此,他还要“自我加码”,督促自己下更大功夫去完成得更好。
这股子劲儿一路伴随着他成长。为了达到自己满意的水平,廖克力总在想办法、学经验、苦练习、精技术。心中有了光,前行便无畏。
拼搏,无止境
从拿起乒乓球拍的那一天起,廖克力就有了一个属于乒乓球的职业梦想。他从大田湾体育场乒乓球馆,打到残疾人乒乓球专业学校,再打到中国残疾人乒乓球国家队,一路向前的背后,是太多从“鸡头”到“凤尾”,再从“凤尾”逆袭的故事,每一次都是拼搏的馈赠。
2009年,廖克力进入国家队时,和队友们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因为水平太差,没人愿意和他对练。他也不服输,认真看、努力学,以勤补拙,每天至少训练七八个小时以上。
那一年里,廖克力遇强则强,成功逆袭。次年,他就代表中国出战广州2010年亚残运会,一路“挺进”决赛,并在与上一届亚残运会乒乓球男子冠军的“胶着战”中,以3比2战胜对手,拿到自己人生中第一枚国际大赛金牌。
“决赛场上,个个都非等闲之辈。每次比赛,我都会告诉自己‘拼,就对了’。”廖克力的“拼”让他不服输,一直和健全人一起训练,和“高手”过招;“拼”也让他永不言败,三战残奥会,终于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如果说,奥运会代表了人类的最强体魄,那么,残奥会就代表了人类最不屈的灵魂。”廖克力说,身患残疾是不幸,但能生活在这催人奋进的时代又何其幸运。重庆人骨子里的坚毅和拼劲,让他坚持乒乓球运动不放弃,也把自己推上了梦想的最高领奖台。
每一次成功,都让人感动;每一份感动,都温暖生命。廖克力的人生,是一次次坚强不屈撰写的平凡故事,是一点点拼搏奋斗凝聚的微光和希望。获评“感动重庆十大人物”的他,希望“能成为一粒种子,在向阳处开出温暖的花”。
2月28日晚颁奖典礼结束后,渝中区委副书记、区长黄茂军向廖克力获评2021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表示祝贺,并感谢他站上世界最高领奖台为渝中争得荣誉。黄茂军说,廖克力带着执着的信念和意志,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用汗水和坚韧书写励志人生。希望继续发扬拼搏进取精神,树立青年榜样,向社会传递更多温暖和感动。祝愿在杭州2022年第4届亚残运会上再接再厉、再争荣誉、再创佳绩。黄茂军要求,我们要向廖克力学习,攻坚克难、奋发有为,全力推动渝中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创造高品质生活作出示范。要进一步关心关爱残疾人,鼓励更多的残疾人朋友在更多领域发光发热,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渝中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邹晓宇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