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空天信息产业发展论坛暨遥感产业应用高峰论坛在渝中举行 分享卫星互联网技术创新成果 共谋空天信息产业未来发展

来源:重庆渝中 发布时间:2023-04-07 15:33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重庆卫星遥感产学研联盟成立启动。

47日,重庆空天信息产业发展论坛暨遥感产业应用高峰论坛在渝中区举行,促进产业创新发展。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中国科学院院士龚健雅,自然资源部重庆测绘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山川,重庆市气象局局长顾建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何积光等参加。

重庆卫星遥感产学研联盟成立启动。

论坛以“星瞰赋能,智启未来”为主题,聚焦航天强国时代下的空天信息及卫星遥感产业发展,吸引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知名专家学者、产业链重点企业等行业代表共话产业发展新技术、新应用、新未来。

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武文忠视频致辞。

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武文忠在视频致辞时表示,当前以卫星互联网为引领空天信息产业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前景广阔,大有可为。遥感软件是实现卫星应用价值的核心环节,关系国家的科技安全、产业安全以及国防安全,唯有自力更生,才能不受制于人。为此,要坚持创新引领,不断在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上取得新突破,不断增强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加大卫星互联网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融合发展,不断拓展新的应用场景,推动空天信息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强化卫星互联网新技术和北斗、遥感的融合应用,突出一星多用、多星组网、天地互连、星地协同、多网融合,构建一体化的实时智能服务体系,为信息社会发展提供一个重要支撑。

何积光表示,近年来,渝中区坚持以数字化改革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投入全市“满天星”行动计划,先后获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性试点、国家级涉密专用信息设备应用示范基地、全市首批重点关键产业园(工业软件方向)等一批金字招牌,软信产业规模超300亿,从业人员超4万人,投用载体超过50万平方米,为发展空天信息产业奠定坚实基础。未来,渝中将聚焦卫星遥感这一细分领域,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引进一批优质企业、开放一批应用场景、打造一批示范项目,推动空天信息产业生态不断完善,加速构建遥感卫星产业应用体系,为打造千亿级空天信息产业集群贡献渝中力量。

论坛上,重庆卫星遥感产业大数据应用基地正式揭牌,“解放碑一号”遥感卫星正式命名发布,重庆卫星遥感产学研联盟启动成立。渝中区与10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携手打造空天信息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新高地。

论坛还举行了“遥感+自然资源应用”“遥感+数字农业应用”“遥感+行业应用”三场主题分论坛,全方位展示了如何打通遥感应用“最后一公里”。

作为重庆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重庆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主要承载地,渝中区近年来以工业软件、区块链、信创等为代表的软信产业取得积极成效,先后荣获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性试点、国家信创基地、重庆市工业软件产业园等金字招牌。目前,渝中区正前瞻布局卫星互联网产业,将在龙头企业招引、产业生态构建、行业应用拓展等方面聚力用劲,加快培育卫星遥感产业集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