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封闭的千厮门大桥上欣赏洪崖洞夜景。
重庆渝中,一座让广大游客向往的城市。
节假日,要看洪崖洞,给你封一座桥;要看轨道穿楼,给你修观景台……说起“宠游客”大招,渝中区绝对是许多人眼中“别人家的景区”。
游客们在李子坝观景台看“单轨”穿楼。
得益于过硬的旅游服务质量,卓越的山水桥城资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巴蜀文旅走廊联动,渝中区文旅消费复苏势头强劲。一季度,全域旅游接待人数全市“领跑”,全区纳入监测的重点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876.78万人次。
然而,这还远远不够。4月26日,记者从渝中区文化旅游委获悉,未来,渝中区还将结合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优化提升工作,构建 “全心全意”旅游服务品牌,将渝中打造成为重庆都市旅游“首选地”、巴蜀文化旅游 “核心地”、中国山水都市旅游“必游地”,奋力开创“近悦远来、主客共享”的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新格局。
开心麻花“小剧场”备受市民青睐。
文旅融合 新消费场景活力迸发
国家A级景区11处,博物馆30处,历史建筑42处……作为重庆的母城,渝中区文旅资源禀赋优异。
近年来,渝中区将文化旅游业作为全区聚力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着力优环境、育场景、提能级,推动全区文旅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作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渝中区通过文化引领、商业支撑、旅游带动,提质升级夜间文旅经济、休闲旅游消费,建成“较场口—解放碑—洪崖洞”夜间文旅消费带以及解放碑—洪崖洞街区、贰厂文创街区、十八梯—山城巷传统风貌区3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打造了“云端”高空观景台、沉浸式演艺、密室逃脱、文旅特色银行等特色消费场景,推出了“休闲之旅”“健康之旅”“天空之城”等精品线路,全域全时全季旅游生态圈雏形已现,形成独树一帜的“山城”“江城”“不夜城”的壮观景象。
作为重庆文化发源地和红岩精神原乡,渝中区努力留住古巴渝、老山城的“根”和“源”,深化红色经典的“现代表达”和革命精神的“时代诠释”,加快推进“红色三岩”建设,深入实施老鼓楼衙署遗址、七牌坊碑林等文物保护利用项目,建成开放重庆金融历史博物馆、重庆地名博物馆等优质文博场馆,推动渝中“红色游”“寻根游”“文化游”“研学游”成为城市旅游新名片。
小黄楼街区成渝中一景。
与此同时,渝中区还坚持把“人文渝中”建设融入城市气质、街巷肌理、百姓生活,有力地推进文化旅游与城市更新有机结合,建成了山城巷、戴家巷、三层马路等风貌区、老街区,让“诗”与“远方”、“家乡”实现了更好的联结,渝中城市更有质感、温度和人情味。
山城景、魔幻风、朋克劲、麻辣味、老城韵、时尚派……任何一种元素都足以让游客流连忘返,也让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在这里寻到商机、开启了追梦之旅。
截至目前,渝中聚集了文旅相关企业1.1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约占全市规上文旅企业总数的1/5,文化旅游人才总量达2.2万人。全区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长期位居全市前列,文化旅游的国际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优势明显。
2023年春节,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社交平台发推文,援引渝中区洪崖洞景区及周边视频,把重庆为游客让桥让路的“宠粉”行为向全世界传播,受到国内外游客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市民登上来福士探索舱体验“空中漫步”。
乘势而上 旅游服务质量全面提升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天时地利人和,为渝中区文旅产业发展插上了翅膀。
渝中区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将到来的“五一”节,渝中文旅市场预期良好,酒店预订率已超过90%,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有望再创新高。
为进一步推动文旅产业行稳致远,渝中区将着力从全景、全程、全面、全时、全业、全民、全域七个方面下功夫,构建 “全心全意”旅游服务品牌。
“开往春天的列车”穿越花海。
具体来看,在“全景”方面,将结合城市更新及城市品质提升,匠心提质升级核心商圈、龙头景区、滨江岸线、公园绿地等重要窗口地区环境品质,美化沿江步道、半山崖道、山城阳台、楼台等特色元素,创建街巷、云端、江岸、步道、洞穴等特色消费场景,植入沉浸式体验、剧本娱乐、数字创意等新型文旅业态,打造研学一日游、浪漫二日游、休闲三日游等品质旅游线路产品,延伸旅游全产业链,让游客白天有看的、晚上有玩的、走时有带的,做到“全景丰富体验最匠心新意”。
在“全程”方面,将充分发挥红岩联线、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等市级优秀文旅单位、雾都宾馆等优质酒店服务品牌的模范引领作用,建立旅游企事业单位优质服务案例库、优质旅游服务商名录等,指导区内景区景点、文博场馆、涉旅服务业提升服务品质。同时,深化实施“金牌导游”“渝中英才”等人才工程和项目,全力打造重庆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做到“全程优质服务最暖心满意”。
在“全面”方面,将渝中全域作为一个大景区精耕深耕,优化提升全域旅游标识标牌服务指引系统,优化布局旅游厕所、旅游集散中心,完善旅游厕所督查检查机制,有效运营游客服务中心、城市候机楼等游客咨询服务中心,推动城市服务、城市管理、城市更新全方位提升,唱响母城城市品牌,做到“全面完善配套最舒心惬意”。
在“全时”方面,将积极引导文旅企业培养服务明星、金牌导游、小小讲解员等优秀一线从业者开展高品质服务,加强智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智慧旅游服务水平,支持服务中心、停车场、旅游解说系统的智慧化改造,持续提升“一键游渝中” 智能化旅游服务系统,做到“全时便捷咨询最贴心如意”。
在“全业”方面,将以渝中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为契机,建设渝中区文化旅游市场综合执法管理平台,实现文旅市场主体分级分类,对信用等级优秀的市场主体享受更多便利,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对信用等级较低的市场主体加大监管力度,依法依规认定失信主体,做到“全业信用建设最诚心如意”。
在“全民”方面,将坚持把“游客最满意、居民得实惠”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全区域统筹、全社会参与,建立“大众点评”的社会监督机制,充分调动市民、游客、新闻媒体等社会力量,建立覆盖投诉电话、“互联网+”“公开信箱”、舆情监测等渠道的社会监督体系,做到“全民共建共享最称心如意”。
在“全域”方面,进一步强化全区联动的旅游管理服务及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旅游市场联合执法力度,高效化解旅游矛盾纠纷,强化旅游安全保障,持续提升“最宠游客城市”品牌,做到“全域安全有序最安心合意”。通过这一系列举措,让每一位前来渝中观光的游客、投资的企业,都能够感受到渝中服务的匠心、诚心、贴心,在这里度过一段暖心、舒心、安心的美好旅程。
重庆渝中,一座你来了还想来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