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
日前,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十八梯大隧道遗址入选重庆市人民政府命名的“第二批重庆市国防教育基地”,标志着位于渝中的全市国防教育实践载体更加丰富,对于渝中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营造全社会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浓厚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
据了解,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作为首批国家级抗战遗址、重庆市文物保护基地、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大历史事件的有力见证。2020年,该遗址重建展馆,并于2021年重新对外开放,配置展陈资料300多件,通过图、文、声光影以及互动装置合理结合,生动形象地为参观者展现史实,让国防教育更加生动鲜活、直抵人心。
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
自面向公众开放以来,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展馆始终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通过开展各类公益讲解,组织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主题活动,广泛营造全民国防教育浓厚氛围。2023年,展馆接待已超过10万人。
十八梯大隧道遗址。
十八梯大隧道遗址是抗战时期重庆人民修建的防空洞之一,始建于1936年,深挖入地底约10米,平伸约两公里长,中途分叉成三个洞口进出,是抗战时期修建的重庆大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历史事件,展示了重庆人民在战争中的团结和坚韧。对于重庆人民而言,更是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
十八梯大隧道遗址。
2021年,十八梯大隧道遗址重新陈列布展,并面向公众开放,承担起传承历史、弘扬文化、教育人民的重要使命。以“防空洞”为核心,从防空洞的建设起因、防空洞的建设过程、防空洞里的生产生活、防空洞的战时作用等四个方面讲述防空洞里的重庆记忆,展示十八梯重要历史事件、名人轶事、都市传说和市井风貌等,广泛开展“小小志愿者”、“红领巾课堂”、“行走的思政课”国防教育等各类活动。
下一步,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十八梯大隧道遗址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完善配套设施,丰富教育内容,抓好日常管理,切实发挥国防教育功能和作用。同时,渝中也将进一步加强对国防教育基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落实好支持、保障措施,不断推动全民国防教育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