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对外英文频道报道渝中区智慧养老好经验好做法。
自动化机器人厨房、智能监测体征手环、远程问诊和视频指导……这些前沿技术都充分应用在渝中区一家社区养老服务站里,为长者日常照护服务提供了一系列智能解决方案。近日,新华网对外英文频道将渝中区智慧养老的好经验、好做法向全世界推广。
新华网对外英文频道报道渝中区智慧养老好经验好做法。
在解放碑街道沧白路社区服务中心,摩天大楼和老旧小区交错、网红景点与商务楼宇毗邻,全市首个中新国际合作医养项目——宜康百龄帮养老服务中心便坐落于此。依托自贸试验区渝中板块的政策优势,渝中创新探索养老服务开放合作,采取公建民营模式,支持专业机构将新加坡的先进养老照护理念、服务体系引进来,并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功能有机融入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当中,实现场地共用、功能整合。
在养老服务中心,全天候适老营养餐食计划让在这里居住的刘光良老人一日三餐都对热乎的可口饭菜赞不绝口,量身定制的餐食无论营养搭配还是软硬程度,无一不周到、无一不贴心;助浴间的防滑地胶、浴缸、助浴凳、呼唤铃等适老化改造设施也让李爷爷不再觉得洗澡是件麻烦事,即使冬天洗澡也很暖心;由于与社区共用老年大学教学室、老人活动室、多功能厅等,胡淑会老人的空闲时间一点也不感到无聊,她报名了书法、绘画、声乐3门课程,和辖区老人一起上课,每天都是满满收获、笑口常开……智慧养老设施和国际化的照护理念,让长者乐享高品质的幸福“夕阳红”。
宜康百龄帮养老服务中心健康管理区。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专业养老机构的服务半径大大延展,可为居住在周边的老人提供日间照料、短期托养、康复理疗、助浴助餐、居家养老上门等服务,满足辖区老人食、养、护、疗、娱、适等需求,打通了养老服务的“最后一米”。
“嘀嘀嘀……”晚上10点,养老服务中心走廊里的警报声突然响起,服务台里的电脑屏同时闪烁,“苏婆婆离床超时!”工作人员立即拨打苏婆婆电话,可手机关机,联系不上。盯着眼前不断闪烁的报警信息,工作人员迅速打开居家智能屏幕,只见苏婆婆瘫坐在沙发上。
“苏婆婆,需要帮助吗?”工作人员对着屏幕问,只见对方虚弱地点了下头。中心赶紧连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赶往苏婆婆家中,见其满头大汗、喘着粗气,立即将她送往医院就诊。
宜康百龄帮养老服务中心长者居室。
如此高效的救助得益于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的建立。以区块链底层技术为支撑,街道将辖区老人的基础数据、服务需求汇于一屏,养老服务中心链接的助浴、助餐、专家坐诊等专业服务,辖区老年人都可以享受到。而对辖区独居、孤寡老人,街道对其用水、用电行为进行“画像”,对有需求的老人上门安装居家智能屏幕、智能床垫等,通过数据比对分析、实时监护身体状况等让老年人就医有保障、养老更安心。
新华网对外英文频道报道渝中区智慧养老好经验好做法。
依托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智慧养老服务模式正迅速向全区推广。近年来,渝中区积极探索居家社区养老链式服务模式,即“机构建中心,带站点,进社区、进家庭”,聚焦老年人多层次、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加强智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实现“一街一中心、一社一站点”全覆盖,将专业养老服务延伸到老年人周边身边床边,着力构建“十分钟养老服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