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发布文物建筑开放利用机会清单

来源:重庆渝中 发布时间:2024-12-23 09:13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渝中区发布文物建筑开放利用机会清单。

12月20日,渝中区文物建筑开放利用机会清单发布会在融创·白象街西泠书房举行,市区文物保护利用主管部门、有关文物管理使用单位、有关企业、协会负责人围坐一起,深入沟通交流、促成多赢合作。

据介绍,渝中区作为重庆母城,历史悠久、文脉厚重,现存红岩村、“九开八闭”古城墙、湖广会馆等不可移动文物147处(179个点)。其中古建筑16个点,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51个点,建筑类文物占不可移动文物总量的93.3%。渝中区高度重视文物资源活化利用,不断从文物数字化资源库建设、文物开放利用评估机制探索、博物馆“三权分置”试点改革等方面探索文物资源活化利用新机制,全区文物完好率达95%,文物整体利用率达92%。

此次面向社会公开推出开放利用的文物建筑共有12处,分别为中英联络处旧址、法国领事馆旧址、唐式遵公馆旧址、抗建堂、中苏文化协会旧址、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旧址、刘湘公馆旧址、交通银行学校1号楼、法国仁爱堂旧址、国际村102号建筑、白鹤嘴石碉堡、胜利路178号民居,开放利用方向主要为经营服务、文创市集、展览展陈等。

具体来看,这12处文物建筑既有国家级、市级文物,也有区级和未定级文物。其中,国家级文物如中英联络处旧址,为一幢二楼一底的西式砖木结构建筑,见证了重庆开埠以后近现代建筑的发展变化,是解放碑CBD的网红打卡地;市级文物如抗建堂,位于渝中区观音岩,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建筑面积超800平方米,为抗战时期重庆演出话剧的主要剧场之一。市级文物中苏文化协会旧址,位于渝中区中山一路,建于20世纪30年代,建筑面积近900平方米,为抗战时期中苏文化协会会址。

现场签约。

会上,8家文物建筑责任单位轮流上台宣传推荐文物项目,中英联络处旧址、法国领事馆旧址、法国仁爱堂旧址、唐式遵公馆旧址等4家文物管理使用单位与开放利用运营单位进行了现场签约,达成合作。同时,区文物局与重庆银行文旅支行在发布会现场签订了文物保护开放利用金融赋能战略合作协议。

“本次文物建筑开放利用机会清单发布也是渝中探索文物活化利用之路的又一创新尝试,旨在拓展文物开放利用新路径,搭建沟通交流平台,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文物的保护利用。”渝中区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渝中还将继续举办类似活动,推介更多渝中区待开放利用的文物点位。同时,也将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优化相关流程,提高服务水平,为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推动渝中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焕发新活力、取得新成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