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下午,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重庆肿瘤免疫数据分中心(以下简称“分中心”)建设会议在重庆医科大学袁家岗校区尚医楼713会议室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重庆医科大学校长张泽民,国家生物信息中心主任杨运桂,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主任鲍一明,重庆市科学技术局科技创新中心发展处处长周艳出席会议并致辞。
重庆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华兵,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王秀杰,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副主任宋述慧、分中心主任降帅,以及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重庆医科大学相关职能部门与院系负责人、教师代表等3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信息与肿瘤免疫研究院副院长毛敏主持。
张泽民在致辞中指出,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及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长期以来在我国生物大数据平台建设、关键技术研发与标准化资源共享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重庆医科大学作为西部医学教育与科研的重要力量,拥有多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科研平台,依托丰富的临床样本和多学科交叉优势,在肿瘤免疫学与基因组学应用方面已具备核心竞争力。此次重庆肿瘤免疫数据分中心的成立,不仅是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网络化布局的进一步深化,也是推动西部乃至全国肿瘤免疫研究协同创新的重要举措。
杨运桂表示,在张泽民院士引领下,重庆医科大学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正步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为此次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他指出,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和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作为国家级战略科技资源平台,在基因组数据治理、标准体系建设和大数据应用转化等方面已形成系统优势,分中心的建设将极大推动肿瘤免疫数据的规范化“汇、存、管、用”,有助于破解数据治理与应用中的瓶颈问题,是国家级平台与地方顶尖医学院校强强联合的典范之举,将联合开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新局面。
鲍一明在致辞中介绍了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的总体情况,他对重庆肿瘤免疫数据分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高度肯定重庆医科大学在临床样本资源和科研创新上的优势。鲍一明希望分中心在数据共享、技术协同和成果转化方面作出更大贡献,推动肿瘤免疫研究与基因组学技术的协同创新,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基因组科学数据平台,更好服务我国生命科学创新和人民健康事业。
周艳在致辞中指出,分中心的成立是推动国家重大科技资源与西部区域发展需求深度融合的关键举措,对西部地区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重庆作为西部重要中心城市,具备独特的区位和政策优势,发展潜力突出,已建设重庆信息与智慧医学研究院等重大平台,形成了良好的科研基础,为分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她表示,市科技局将一如既往支持分中心建设,助力其充分发挥国家级平台的集聚效应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辐射作用,推动其成长为西部生命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的重要枢纽。
会上,宋述慧介绍了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的建设情况和建设成效,降帅介绍了重庆肿瘤免疫数据分中心的建设优势和未来建设规划。
在全体与会嘉宾的见证下,杨运桂与张泽民共同为分中心揭牌。
鲍一明与李华兵代表双方签署了《建设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重庆肿瘤免疫数据分中心合作协议》。
未来,重庆肿瘤免疫数据分中心将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肿瘤诊治全链条关键问题,建设完善的肿瘤免疫大数据存储、整合与智能分析体系,推动数据资源的标准化建设、共享化流通与高效化应用,全方位支撑国家生物信息中心的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在科研前沿方面,分中心将深入解析肿瘤免疫新机制,系统推动肿瘤新靶标的发现与功能转化,加快实现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创新突破,为国家肿瘤防治体系建设和“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