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地毯式”普查。统筹专业技术力量,采用“人工排查+技术辅助”双轨模式,对全区化粪池开展拉网式、全覆盖摸排,重点核查设施运行状况、建造时间、使用状态等信息,同步更新“一池一档”数字化台账,实现底数清、情况明。经排查,全区现有化粪池1921座,其中公厕化粪池130座、无人管理化粪池417座、社会单位所属1374座。
二是“严快实”整改。坚持“边摸排、边整改、边处置”原则,重点对排查发现的盖板破损、通风不畅、警示标识淡化缺失等隐患,实行“清单化管理、销号式整改”。累计出动检查人员2640余人次,改造输粪管网总长约1268米,新建化粪池4座、检查井192座,清掏窨井425座次,清运粪便4.7万余吨,保障化粪池安全运行。
三是“智能化”监测。聚焦“前端感知+智慧预警”核心能力,在老旧开放小区新增升级版化粪池安全监测设备150套,全区化粪池安全监测设备总量达745套,实现公厕、弃管化粪池安全监测设备覆盖率100%。通过前端设备实时采集化粪池内气体浓度数据,同步开展监测、分析、预警,实现化粪池“监测—预警—精准处置”闭环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