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营园丁邵正国:以忠诚为墨 以匠心育人

来源:重庆市公安局渝中区分局 发布时间:2025-09-15 10:16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在公安队伍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 ——“警务实战教官”。他们既是直面风险的执法者,用臂膀筑起安全防线;亦是传道授业的耕耘者,将实战经验与专业技能熔铸为培育后辈的养分,为公安事业的薪火相传注入力量。

邵正国,便是这一群体中的杰出代表。十四年从警生涯,他从一名怀揣赤诚的新警,逐步成长为渝中公安的“金牌教官”、维稳处突导师,6次个人三等功的勋章镌刻着他对公安事业的忠诚与担当,而“警务实战教官”这一身份,更让他在“育人之路”上走出了别样的坚实与荣光。

逐梦之路:从学员到教官的蜕变,种子在战训基地生根发芽

2011年3月,初入民警战训基地的邵正国,带着对公安工作的懵懂与热忱。也正是在这里,实战教官们展现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智慧,为他埋下了“成为一名优秀教官”的初心。

教官们独创的“三步教学法”,将复杂的警务技能拆解为清晰的逻辑链条,再辅以真实警情案例的深度剖析,让抽象的理论知识落地为可操作的实战技巧;战术配合训练中,教官们精准的指令、默契的协同,更让他深刻体会到“专业”二字在公安工作中的重量。也正是这份触动,让“将一身本领传给更多战友,助力队伍提升实战能力”的念头,在他心中悄然扎根。

带训教官对他的评价,印证了这份初心的可贵:“这个年轻人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善于思考钻研,具备优秀教官的潜质。” 这份潜质,在培训期间转化为实打实的行动。遇到困惑,他总是第一时间追着教官请教,哪怕是午休时间,训练场上也常能看到他反复打磨动作的身影。为了熟练掌握动作技能,他对着教学视频逐帧拆解动作要领,手臂因反复发力酸痛不已,训练服被汗水浸透又晒干,直到每个发力点、每个转身角度都精准无误,形成肌肉记忆,他才停下练习。

培训结束后,邵正国先后在交巡警、特警岗位历练,这些一线经历也成为他日后育人的“活教材”。在交巡警岗位上,他每日穿梭于城市街巷,处理交通事故、疏导交通拥堵,在与群众的无数次沟通中,积累了化解矛盾、服务群众的实战经验;转入特警队伍后,他多次参与反恐防暴、维稳处突的急难险重任务,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直面危险的勇气与能力。

在一次处突任务中,邵正国主动请缨上前,没有采取强硬手段,而是先以平和的语气倾听对方诉求,在耐心沟通中捕捉对方情绪的细微变化,最终凭借精准的心理疏导与专业的处置策略,成功劝服男子放下利器,化解危机。这段经历,不仅锤炼了他的实战能力,更让他明白:公安工作的“专业”,既需要过硬的技能,更需要对细节的把控与对生命的敬畏——而这些感悟,后来都成为他教学中的核心内核。

育人之举:以匠心传承警营技艺,千锤百炼成就金牌教官

2015年,凭借扎实的业务能力,邵正国被推荐参加市局教官班培训,这是他迈向成为“警务实战教官”梦想的关键一步。他深知,教官的职责不仅是“会”,更是“能教”,因此培训期间,他始终以远超常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对教学细节的极致追求,是他留给培训教官最深的印象。为优化一个警械使用动作,他专门查阅运动力学文献,结合人体生理结构调整发力角度与节奏,甚至邀请学员模拟不同警情场景测试效果,直到动作既高效又能降低自身受伤风险;深夜的宿舍里,他对着警务理论书籍逐页批注,结合一线经历梳理教学思路,力求让每一个知识点都能贴合实战需求。

培训教官感慨:“这名学员有着非凡的执着精神,每个动作都要练到形成肌肉记忆的程度,这种对专业的敬畏,正是优秀教官最需要的品质。”最终,邵正国以全优成绩结业,并斩获“最优异学术奖”,正式开启了他的“教官”生涯。

此后的十年间,他先后培训民警近万人次,始终将“实用”作为教学的核心准则。他主讲的徒手防卫、警组协同等课程,每一个案例都来自真实警情,每一个动作都经过实战验证,力求让学员“学完就能用,用了就有效”。

遇到学习进度较慢的学员,他从不会敷衍了事,新警小王曾因无法熟练掌握徒手防卫技巧而自信心受挫,邵正国便利用下班后的时间为他单独辅导,不仅拆解动作要领,还结合小王的体型特点调整发力方式,甚至模拟街头突发场景让他反复练习。后来,在一次处置醉酒人员滋事警情时,小王成功运用所学技巧控制住对方,事后他专程找到邵正国:“教官,您教的不仅是技巧,更是保护自己、保护群众的底气。” 这样的反馈,是邵正国作为“警务实战教官”最珍视的认可。

实战之效:融教学于一线警务,打造过硬公安队伍

“训练即实战,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决定警情处置的成败。” 这是邵正国作为分局维稳处突导师始终坚守的理念。

在组织演练时,他从不会“走过场”:小到队员的战术站位、装备佩戴顺序,大到警组的协同配合、应急方案调整,每一个环节他都逐一检查、反复打磨。有学员说:“一开始觉得邵教官太严格,但真正模拟时才发现,这些细节正是实战中最容易忽略的风险点,跟着他训练,心里特别踏实。”也正是这份严格,让分局在全市维稳处突演练考核中屡次名列前茅。

2023年4月,邵正国调任解放碑街面警务站后,将“警务实战教官”的育人理念与一线勤务深度融合,让教学成果在街头巷尾落地生根。

他所在的警务站地处解放碑商圈,人员密集、警情复杂,针对这一特点,他创新推出“突发事件快速处置机制”:不仅梳理出打架斗殴、群众求助等常见警情的标准化处置流程,还利用每日交接班时间开展“微演练”,让民警辅警在高频次的实战模拟中熟练掌握处置技巧。同事们坦言:“以前遇到突发情况会慌,但现在跟着邵站长练得多了,心里有了谱,处置效率明显提高。”

除提升队伍实战能力,邵正国还从细节入手塑造队伍形象。从警服的褶皱到警帽的佩戴角度,都要求规范到位;接待群众时,他以身作则,耐心倾听诉求,哪怕是小事也细致回应。如今,警务站已成为展示渝中公安良好形象的“窗口”,而这背后,离不开邵正国作为“警营老师”对“专业”与“责任”的传递。

十四年从警路,六枚勋章、七次嘉奖是对邵正国忠诚履职的见证;而作为“实战教官”,培育出的一批又一批优秀民警,更是他留给公安事业最宝贵的财富。当被问及何为从警最大的成就感时,他说:“个人的荣誉终会褪色,但看着自己教出的战友能平安完成任务、守护群众安全,这份踏实与自豪,才是最珍贵的。培养党和人民信赖的过硬队伍,这便是我作为‘警营老师’永远的使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