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重庆《新华日报》总馆旧址 重温峥嵘岁月

来源:重庆渝中母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3-11-22 09:24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根据区委、区国资委党委工作部署,公司党委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公司党委关于主题教育工作安排,公司直属党支部1117日下午组织全体党员和青年团员前往《新华日报》总馆旧址,以“走进《新华日报》总馆旧址重温峥嵘岁月”为主题,开展了11月“行走的思政课”活动。

大家有序参观《新华日报》总馆旧址,认真听讲解员讲解。该旧址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讲解员介绍,1938年《新华日报》在武汉创刊,后因武汉沦陷,迁往重庆。1939年,因日机大轰炸迁至化龙桥虎头岩,与《群众》周刊合署办公。抗战时期,在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下的《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大型政治机关报的总部及印刷厂所在地。曾被人民群众赞誉为茫茫黑夜中的一座灯塔。毛泽东高度赞扬《新华日报》,称其为除八路军、新四军以外的“另一方面军”。

《新华日报》总馆旧址占地面积约950平方米,由5栋竹木、土木结构楼房组成。建筑群依山而建,沿山势自下而上依次为医务室、职工服务区、排字房、记者办公室、铸字房、印刷编排室,最高处是社长室和总编室。在陈列馆中,还有一处封闭倒塌的防空洞,该洞是为躲避日军轰炸而挖建,刊有周恩来"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题词的《新华日报》,就是在这个防空洞印刷的。在讲解员的解说下,全体党员和青年团员对《新华日报》历史有更全面详尽的了解和认识。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支部书记熊晖表示,我党培养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做出了那么出色的业绩,给我们做出了非常好的表率和榜样。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和团员,我们应该沿着先辈们走过的道路,接过红旗,为企业发展壮大作出不懈努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