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50010300928402XH/2025-00091 发布机构 渝中区教委
成文日期 2025-08-28 发布日期 2025-08-28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教育
体裁分类 其他公文 发文字号 有效性
索引号 1150010300928402XH/2025-00091
发布机构 渝中区教委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教育
成文日期 2025-08-28
发布日期 2025-08-28
体裁分类 其他公文
发文字号
有效性

关于重庆市教育强市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渝中区正式推荐对象的公示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根据《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教育强市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的通知》(渝人社〔2025295号)要求,区人力社保局、区教委联合开展了重庆市教育强市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推荐工作。经逐级推荐,在广泛征求意见、集体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评选表彰工作专班对初审推荐对象进行筛选和审核,确定重庆市渝中区培智学校1个集体,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校陈明庆、重庆市巴蜀小学校刘莹、重庆市渝中区实验幼儿园莫玲、重庆市巴蜀中学校万宇、重庆市人民小学校刘辉5名个人为重庆市教育强市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渝中区正式推荐对象。

为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主动接受监督,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现将推荐对象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从2025828—93日。如有不同意见,可在公示期内以信函、邮件、来访、来电等方式向区评选推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反映形式为信函的,以到达日邮戳为准。反映情况须实事求是,提供具体线索或事实依据。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应署实名,并提供联系电话。

联系人:罗扬,联系电话:63765135

电子邮箱:2393499671@qq.com

地址:渝中区和平路211

联系人:董梁,联系电话:63841598

电子邮箱:252341861@qq.com

地址:渝中区八一路39

附件:重庆市教育强市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渝中区正式推荐对象及其简要事迹

                                         重庆市渝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重庆市渝中区教育委员会

                                                    2025827


附件

重庆市渝中区培智学校基本情况及简要事迹

学校位于长滨路117号,现有学前、义务、高中教育共16个班,学生213在职教职工39学校设施完善秉承启智赋能润泽人生办学理念,培养幸福快乐残疾孩子为己任。获评全国残疾人体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一、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学校领导班子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严格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带领全体教职工凝心聚力,不断增强了办学实力。

二、坚持立德树人目标,彰显学校德育特色。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德育目标生活化,在实践中落实立德树人。构建以下方面:一是建立志愿+公益慧泽志愿者联盟二是提供走心+温馨+专心多元化的服务搭建舞台+平台家校社立体化平台

三、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落实课程教学改革。

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化工作。构建学校课程框架体系,借助科研工作引领课程的实施路径,开展学生过程性评价,改变仅采用终结性评价的单一模式。

四、拓宽教师成长空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坚持开展教师专业学习积极引领青年教师成长。多名教师参加市区级赛课获奖,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办学实绩卓著。

陈明庆同志基本情况及简要事迹

陈明庆,男,中共党员,高级教师,市骨干教师,区学科名师2004年调入渝中区人和街小学扎根教育一线30年,多次获区优秀共产党员、十佳金牌工人、最美体育人等荣誉。

一、教育教学成果丰硕

该同志创建四位一体以体育人模式和五全运动会,2次获市大课间一等奖,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达90%,获全国赛课特等奖,市、区优质课和基本功比赛一、二等奖14次,获全国活力校园创新案例100强,指导学生获市区级一等奖100余人次。

二、教育科研成果斐然

该同志主持3重点课题,主研国家市课题8获市教育学会基础教育科研成果特等奖、市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特等奖;参与起草文件被市教委政策咨询建议采纳担任人教社、高教社、华东师大等出版社12册教师用书主编、副主编和核心编者发表论文172篇核刊4篇获全国一等奖,10篇获一等奖一环三屏四系统体育数字教学新样态,研发全国首款学生体育学业智能评价系统

三、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该同志指导胡甘霖等教师获全国市赛课和基本功比赛一等奖37人次,承办全国及市级体育学术活动10余次,担任3期国、市培项目主持人,在全国各地做专题讲座30余次多次获央视等主流媒体报道。

莹同志基本情况及简要事迹

刘莹,女,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该同志扎根重庆市巴蜀小学校科学教育二十余载,历任科技辅导员、学科组长等职,现任学校课程部主任及科学教研室负责人,5年内获评年度考核优秀等级3次,所带学科获优秀学科组”5次,助力学校成为全国优秀科技教育创新学校”“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工作示范校

一、精耕课堂深耕教科研,拓科学教育新径

该同志构建了科学+”多元教学形态,其课例、案例、教学设计屡获殊荣,并受邀担任高校课程讲师。她盘活社会资源,实施馆校融合课程,组建科技创新导师团,指导学生屡获佳绩,其经验广受赞誉。主持、主研8项市区级课题,合著专著4本,参编科普读物,主持的科研成果获市一等奖,成为实践范本,其经验辐射重庆20余所学校。

二、循育人规律,育时代新人

该同志秉持童心母爱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家为纽带,构建起主题育人课程体系,尊重个性差异和成长需求,所带班级获评渝中区优秀班级

三、探跨学科实践路,立新课改示范标

该同志和团队研发《跨学科主题学习行动指南》及《跨学科主题学习行动与实践案例汇编》,出版人教社《跨学科主题学习指导手册》,举办全国研讨会,吸引217万人次参与,相关成果惠及21个省市的10万学生。

玲同志基本情况及简要事迹

莫玲,女,中共党员,学前教育学硕士,一级教师,区级骨干教师。20087月入职重庆市渝中区实验幼儿园,现任科研课程部主任。

一、坚守初心,落实育人使命

班级管理中,该同志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将培养有中国文化根脉的儿童融入日常,关注幼儿个性成长,用爱心践行育人责任。凭借出色的班级管理与育人实践,先后获渝中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青年教师”“优秀教师等称号,诠释党员教师的使命与担当。

二、廉洁从教,践行责任担当

该同志恪守廉洁操守,得到家长高度信任。曾参与巫溪送教、遵义国培及多所幼儿园课程建设指导。兼任重庆市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大学实践导师,多次指导技能大赛、开展专题讲座,传递润己泽人教育情怀。

三、深耕专业,推动保教创新

该同志以四有好老师为目标,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获市幼儿园教师基本功大赛特等奖。近十年主持1项市级学会重点课题,主研1项全国规划办课题及3项市级课题,参编著作6发表文章且多次获奖。推动科学保教带领团队提质游戏、融合课程,团队成果获市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优秀,彰显育人初心与专业能力。

宇同志基本情况及简要事迹

万宇,女,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毕业于重庆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任重庆市巴蜀中语文高级教师,重庆市骨干教师。

一、教学成果卓著,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该同志深耕教学一线32年,所带班级中高考语文成绩在重庆市名列前茅,班主任工作广受好评。获重庆市一师一优课一等奖,多次指导学生获全国作文大赛一等奖。作为国培计划特邀专家和市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指导教师,受聘为玉溪市骨干教师培训授课专家。担任云校直播教师顾问,为全国近百所学校初中语文教师提供教研支持,反响显著。

二、管理创新有力,推动教师梯队建设

该同志从事管理工作18年,历任教研组长、年级主任、学生处副主任、教科处主任,现任教师发展处主任。构建巴蜀中学耕道·立人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体系,通过分层分类培养模式,覆盖教师全职业周期。主抓名师工作室建设,组织跨校教研与专题送教,带动区域内数千名教师专业成长。牵头制定集团化新教师培养手册,促进资源互享、管理互鉴。

三、顺应数智趋势,提升教师数字素养

该同志积极筹备未来教师成长计划工作坊,推动GAI课程落地,全面提升教育集团教师数字素养能力,构建课程、培训、平台三位一体的AI教育闭环。

辉同志基本情况及简要事迹

刘辉,男,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20239月起从人民小学调任奉节县夔州小学挂职副校长,分管德育与教学工作,始终以先进教育理念和奉献精神,投身三峡库区教育发展事业。

一、坚守育人初心,以红色思政筑牢库区教育根基

该同志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推动建立党建+教研融合机制,在教师培训中融入党史与师德课程;结合三峡库区革命老区历史,开展红色基因进课堂”“红色研学等活动,让思政教育扎根红色沃土。

二、深耕教学主业并践行办学理念,以创新与特色赋能育人质量

该同志通过听课调研构建三维成长体系,依托常态化教研、青蓝工程”“同课同构提升教师能力,带领团队突破学科壁垒,两年斩获县级一等奖54项、市级21项、国家级3项;推动学校获评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重庆市首批儿童友好空间项目试点学校,学生素养稳居全县前列。

三、聚焦教育均衡,以帮扶行动点亮山区教育希望

该同志推动“1+1+N”山区教育共生体系,帮扶10余所乡村学校惠及1000余名学生工作成果作为全市教育均衡典型案例向副市长专题汇报,并获《光明日报》《重庆教育》等主流媒体争相报道。他用教育星光点燃大山里孩子们的希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