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实招”让劳动教育焕发生机

来源:区教委 发布时间:2020-07-08 16:37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渝中区教委落实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拟定《渝中区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结合学段特点、地域特点和学校实际,从思想认识、情感态度、能力习惯三个方面梳理劳动教育目标,规划劳动教育课程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让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得以充分实现,从而增强广大青少年用劳动创造幸福生活,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一是提纲挈领建体系,劳动教育全覆盖。

课程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劳动教育要落到实处就必须构建系统的劳动课程体系,科学设置序列化的劳动教育内容。渝中区教委严格坚持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实现劳动教育全覆盖。同时,依托渝中区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基地以集中授课模式,深入实施中小学劳动教育、高中通用技术教育。

二是与时俱进出新举,劳动实践有创意。

新时代劳动教育不止“劳动”这么简单渝中区深入探究科技与劳动教育的关系,倡导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开设《3维创新设计》、《机器人》、《无人机操控》等科技劳动课程,开展“科技劳动改变生活”系列活动,与时俱进的发展新时代劳动教育。

三是植根文化铸精品,中华文化美名扬。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劳动教育也是如此。渝中区教委劳动教育内容选择上扎根母城文化,突出非遗文化传承。打造了一批精品课程,例如:篆刻艺术、风筝制作、陶艺、川江号子、扎染等。课程深受海外华裔的关注,来自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澳大利亚、美国、日本、英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数百名海外青少年到我区劳动技术教育基地体验篆刻、扎染、捏塑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四是盘活资源搭舞台,“劳动教育+”内涵广。

劳动教育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渝中区教委与渝中区消防支队、渝中区红十字会共建“校园消防逃生实景体验教室”和“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将生命安全教育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通过逃生演练、安全包扎、模拟灭火、心肺复苏学习增强中小学生自救互救意识和技能,提高青少年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率,掌握了许多有益身心健康的技能。

五是专兼结合育名师,辐射引领共发展。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实施劳动教育的关键,渝中区教委建立了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培养了一批理论实践相结合的专家型教师。区教委通过讲座培训的方式,组织专家型教师到云阳、巫溪、忠县等区县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师资培训,协助各区县因地制宜开好劳动教育课程,发挥出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六是评价考核来助推,学生成人又成才。

评价是指挥棒,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助推劳动教育切实落地的一种重要政策工具。渝中区教委注重学习评价,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相评价、教师综合评价,形成了科学有效的多层次、多维度的立体评价体系,切实提高课程的实施质量。同时将区内各中小学校学生学习劳动教育课程情况记入学生档案,作为升学评优参考依据,并加强对参训学校的考核评价,确保了课程计划得以落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