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声声蝉鸣,暑假到了。“神兽”们回到家中,让家长又喜又忧。两个月的时间,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缺乏老师监督,孩子学习能进步吗?炎炎夏日,孩子应该怎样锻炼身体?家长工作忙,怎样才能提高亲子陪伴的质量?这些暑假的建议,快来看看吧~
有趣的暑假作业
每日一读。每天坚持朗读10分钟课文或诗词,提升语文素养。
每周一菜。通过学做一道菜,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精神,提高独立自主的能力,也让他们理解父母的不易。
每月一影。假期让孩子自己制作1-2张电影“观影卡片”,在经典影片中获得教益。
亲子互动不可少
一份作息时间表。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份科学有效的作息时间表,从而指导孩子的假期生活,帮助孩子过一个健康充实的暑假。
一组亲子活动乐。一起读书,一起做家务,一起逛街购物……在共同活动中拉进亲子关系。
一次家庭远足行。由于新冠疫情的不确定性,家长需要在可控的范围内,适当与孩子“游山玩水”,放松身心,开阔视野。
劳逸结合,体验生活
制定计划,规律作息。 制定适合自己的暑假计划,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做到劳逸结合,既能按时完成作业,又有足够的玩耍时间。
阅读运动,缺一不可。假期是开启阅读的美好时光,但也不能缺少锻炼,每天要有不少于一个小时的运动时间。
参与劳动,体验生活。除了参与家务劳动,如果有条件,孩子可以去家长的工作单位进行一次实地工作体验,了解父母的工作,感悟生活。
行万里路,记录点滴。外出旅行也是假期生活的一部分,建议孩子们不仅仅是用笔记录旅程,还可以拍摄照片、视频,制作手帐,并与大家分享!
闻窗外事,染烟火气
闻窗外事。放下电子产品,走出方寸之地,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了解时代变迁,关注国内外时事,开拓眼界,提升思想境界,收获自豪感与责任感。
染烟火气。掌握几项生活技能,比如采购生活用品、去菜场讨价还价、做几样家常菜、打扫卫生、整理旧书本等,让孩子们感觉到生活的真实与美好,知晓父母的辛劳与不易,从而更懂得珍惜与感恩。
假期手机使用的“控”和“疏”
控:和孩子一起对手机使用作出约定,比如看手机的时间段、内容等,并且一定要按约定执行。遇到孩子违反约定也不要发火,要平和坚决地让孩子履行约定。尽量不要在孩子玩得正高兴时没收手机,避免孩子出现逆反心理。
疏: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带孩子出行时要安顿好孩子,不要用手机哄孩子。手机管控就是时间管控和兴趣管控,家长要以身作则。
三个“亲近”过暑假
亲近自然。同学们一定要多到自然中去。如果你生活在农村,不妨在乡间田野走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如果你生活在城市,不妨到公园走走,拥抱一棵树,观察一只鸟,放眼一片湖。
亲近书籍。择一本好书,约三两好友,在书的世界里,与先人对话、与哲人对话、与自己对话,在书里遇见不一样的自己。
亲近家人。如果你平时因为学业繁忙,不能好好跟家人朋友交流,那请你利用假期时间,陪忙碌的父母聊聊家常,听年迈的祖辈说说历史,给远方的亲朋好友送上问候祝福。
暑假班级群不“打烊”
暑假,学生拥有更充裕的时间与更广阔的天地,恰是切实有效地践行“五育并举”的好时机。
班主任当好线上联络员、策划师,让班级群放假不“打烊”:看新闻,谈感想,群里常开“线上微班会”;下厨房,做美食,群里常切磋、多比拼;去远足,晒风景,群里常分享、共开眼……此外,群里欢迎学生阅读打卡、锻炼打卡等,同伴之间互为榜样、彼此激励。如此,假期的班级群可以成为学生交流生活的“秀场”,凝聚精神的“磁场”。
常去三地,写好一记
常去三地——图书馆、运动场和社区。图书馆里,培养自学能力,扩充课外知识,成为一个好学的人。运动场上,奔跑跳跃,使身体更加矫健,培养韧性品质,成为一个健康的人。在社区里,参加公益活动,培养实践能力和交际能力,成为一个热心的人。
做好一记——坚持写日记。学会观察,对所见所闻有好奇心,让记录生活成为每天的必修课,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在写日记的同时练字,一举两得。
这些暑假建议,记得及时查收哦。最后,祝大家过一个健康、平安、快乐的暑假。期待着开学归来时,你我都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