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生态环境局审查以下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现公告有关环评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为2024年5月21日—2024年5月27日。
反馈意见受理方式为电子邮箱:yzqhpgs@163.com,电话:023-63826504(传真),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金汤街24号,邮编:400013。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可自公示起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我局提出听证申请。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
相关部门意见 |
建设单位开展的公众参与情况 |
11 |
重庆医科大学袁家岗校区科技1号楼新建及运动场改建工程(二期) |
重庆市渝中区重庆医科大学袁家岗校区内 |
重庆医科大学 |
重庆港力环保股份公司 |
项目拟选址于重庆市渝中区重庆医科大学袁家岗校区内,总建筑面积约为27625.13m2(本次扩建项目主要依托1号科技楼1~9层的建构筑物,不新增建筑面积)。设置病理中心、院士工作站、免疫中心和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基础实验室及相关的配套设施用房。项目的建设主要为重庆医科大学的科研团队提供更多的实验平台和发展空间。 |
1、废水:①实验室废水:进入设置于运动场地下西南侧的实验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处理工艺“格栅+调节+酸碱中和+芬顿氧化+沉淀+MBR+接触消毒”,设计处理规模为50m3/d。 ②生活污水:排入在建生化池(225m3/d),通过中水回用处理设施(80m3/d)处理后,一部分用于绿化,一部分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2、废气:①实验室废气:经过工作台风机收集+活性炭吸附箱(二级活性炭)处理后通过45m高4#*排气筒排放。 ②生化池臭气:采取定期清除污泥;排气口伸出绿化带排放。 ③实验废水处理措施臭气:采取UV光解+活性炭吸附(1000m3/h)处理后沿临近研究生公寓外墙壁设置在楼顶排放。 ④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废气:通过低温等离子空气净化装置后直接散排到室外。 3、噪声:产生噪声设备布置在密闭建筑物内,振动较大的设备安装减震垫。风机等采取消声措施。部分风机设备采用隔声罩。 4、固废:①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位于1号科技楼1F西侧(面积为50m2),危险废物主要有实验室废液(前2次清洗废液)废渣、废UV灯管、废活性炭、实验废水处理设施污泥、废空气过滤材料、医疗废物)分类贮存在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内,最终交有资质的危废处置单位处置。 ②一般固废:生活垃圾、生活污泥、废软水过滤材料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理。 |
根据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证(项目代码:2020-500103-83-03-12818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