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后街经济”已成为城市有机更新和商业精细化发展的新趋势。为此,渝中区率先提出大力发展后街经济,精雕细琢出山城巷、戴家巷、李子坝小黄楼等一批极具创新活力和辨识度的特色街巷,引领商业发展新潮流。4月7日,由市商务委员会、渝中区人民政府指导,渝中区商务委主办的“理好!后街”渝中区后街经济发布会暨重庆首届城市主理人大会在渝中区举办。现场汇聚了百位城市主理人、社群运营代表及街区运营代表,围绕后街经济及主理人商业,共同探讨城市商业发展新趋势。
——重庆首个庙市共生文化街区“妙街”开街,渝中区后街经济发展初显实效。
“妙街”以罗汉寺IP为切入口,输出治愈系生活的消费概念地,将人文、生活、城市记忆与商业完美融合,打造都市之中“青年修行地”。目前,项目已入驻了开创“小面+咖啡”新赛道的面咖咖、重庆寿司天花板耶屹口寿司,以及窣罗、TAG咖啡等等人气商家,还推出原创IP“妙哉咖啡”等在地文化产品,持续打造沉浸式体验的开放共享空间和都市青年情绪价值休闲地。
——发布《渝中区后街经济白皮书》,推出十条潜力街巷。大会首次对外发布了《渝中区后街经济发展白皮书》,以挖掘打造后街集群为目标,渝中区联动36kr研究院通过文献调查、个案研究、观察走访、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区域空间形态、商业业态、文化资源等展开深度研究,充分梳理挖掘母城丰富的后街资源,推出渝中区十大潜力街巷,选取茶亭北路、协信后街—五一路等一批具有潜力和基础的街巷进行新一轮的改造与开发。
渝中区十大潜力街巷:大井巷-西来寺、棉花街-水巷子-新华路-千厮门行街、筷子街-罗汉寺妙街、协信后街-五一巷、邹容路-新华路-公园路、神仙口-文化街、厚慈街-花街子、茶亭北路、枇杷山正街-枇杷山后街、捍卫路-新德村-罗宾森广场。
——成立重庆主理人商业联盟,搭建非标商业与后街项目的对接平台。本次大会正式成立了重庆主理人商业联盟,联盟将通过精准链接、经验分享、跨界整合搭建招商资源共享桥梁,将渝中区后街小巷打造为品牌孵化地、首店发源地,形成集合效应和可持续的商业势能。与会嘉宾从城市更新、文化创新等多个角度剖析了后街经济发展之道,参会运营机构代表、商家主理人反响热烈,下一步将与渝中区展开深度对接,不断挖掘品牌文化与在地文化结合打造商业成功案例的可能性,助推渝中区后街经济发展。
——成渝地区双城联动,多方助力增强后街经济发展势能。为加快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动成渝两地后街经济建设、商业品牌互动,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成都创新品牌孵化中心主任吴丽娟女士做《新消费、新场景、新品牌——探索成渝双城品牌源创力》主题分享,吴主任站在成渝城市群发展高度,从新消费首店品牌孵化发展角度,提出了后街是打开首店孵化很好的商业界面,成渝首店发展优势及空间极大,指出了成渝双城联动发展后街经济优势与定位,对成渝商业发展做出了全新的展望。
聚巷成势,营巷聚人,作为重庆母城,渝中区正充分发挥中心城区、商贸强区的使命担当和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激发商业发展的新兴动力,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发展新篇章,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助力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