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创新开展军民共建双拥特色学校活动走深走实

来源:渝中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发布时间:2024-05-14 14:24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近年来,渝中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积极创新国防教育新模式,大力开展双拥特色学校创建活动着力打造出以大坪小学、解放西路小学、复旦中学3学校为代表的一批双拥特色学校,通过广泛开展国防教育进校园活动,在广大中小学生中营造了崇军尚武、爱国拥军的浓厚氛围

是以矩阵式宣教激发双拥热情。一是融入常态教。利用七一”“八一国庆节、全民国防教育宣传月等时机,通过主题班会、宣传专栏、国旗下宣誓、国防演讲比赛等形式,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开展中小学“行走的思政课”,制作展播《永恒的记忆》纪录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快闪直播活动,使国防教育、双拥教育入耳、入脑、入心二是请进校园讲。广泛吸纳在社会建设各领域作出突出成绩和贡献、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和党史军史沉淀等方面有突出特长的退役军人功臣模范和优秀典型,成立崇军尚武 戎耀渝中国防教育宣传团,与中小学签订共建协议,采取课堂宣讲、现场教学等形式,开展理论宣讲,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三是课外实践学多措推进社区、学校、机关、企业国防双拥教育“一域一品”,投资200余万元在解放西路沿线打造集国防教育宣传、社会化拥军、退役军人服务、解放文化为一体的国防教育示范街,以全民国防教育研究与普及为主旨,成立重庆市新世纪国防教育研究院,面向全社会提供国防双拥教育、文化传播服务。以红色三岩为基础和主线,串联辖区30余处国防双拥教育研学点位,串点成线构建全域覆盖的国防双拥教育网络,组织学校师生到红色阵地接受教育,在广大中小学生心中播下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的种子。

二是以浸润教学突出军事元素。一是开创特色班开创国防特色班,针对性开设国防教育课程,纳入学科教学,编《我爱祖国,我爱国防》等校本教材,在学科教学全过程中有机渗透、全面融入国防教育,举行学科渗透国防教育课、微课、微视频制作等竞赛多渠道、多模式培育师生爱国报国情怀。二是组建护旗队。邀请驻区部队现役军人组建国防护旗队,定期举行出旗”“护旗”“展旗”“升旗仪式,通过宣传旗帜意识,培养国旗情感、增强师生爱国热情三是上好军事课邀请现役军人、退役军人为入学新生开展军训课,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军事知识、国防常识等。学校领导带头开展军事训练,师生共同学习军事知识与技能,将军体拳教学、徒步拉练、军姿训练等融入体育课程,以军养德、以军促智、以军健体。

三是以互助式共建增进军地情谊。一是顺畅军地联建路抓好《关于新时代深入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的意见》的落实落地,充分整合军地优质资源,大力开展军地结对共建,先后促成陆军特色医学中心与大坪小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与复旦中学,78156部队20分队与解放西路小学等军地共建对子10对。二是办好拥军实在事。全力做好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工作,在部分等双拥特色学校学位异常紧张的情况下,优先考虑、优先安排现役军人子女就读。近年来,渝中区共协调解决144余名军人子女入托入学问题。三是搭建互助连心桥。组建中小学师生“慰问团”,在重点节日开展慰问活动,先后为部队官兵捐赠图书、学习用品等物资近10万元;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专项慰问活动,为边海防官兵写新年贺卡、赠送大礼包,将学校师生纳入社会化拥军大潮,通过沉浸式的互动拥军体验,展现出师生拥军爱国情怀,活动被央视军事频道《军事纪实》栏目滚动报道;驻区部队定期举办军营开放日活动,邀请师生走进军营,近距离参观武器装备,体验军营生活,接受教育洗礼,积极推动双拥共建纵深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